您的位置:首頁 >文娛 > 正文

            武漢:“戲曲進校園” 將優秀傳統文化傳授給孩子們

            手帕在指尖靈活地轉動,水袖揮動起劇場的清風,有板有眼的動作和靈巧優美的身段讓人驚嘆不已……7月27日上午,2021年“戲曲進校園”暑假教師培訓班(戲曲身段班)在武漢楚劇院結課,來自武漢市28所中小學的28名老師學員,向臺下觀眾展示了此次培訓學習成果。

            此次匯報表演共有4個節目,分別是《戲曲手帕組合》《戲曲折扇組合》《戲曲水袖組合》和楚劇《送友》片段。開場,學員們端著身形、手持帕子踱步上舞,伴著歡快的音樂,他們或活潑地將手帕騰空旋轉,或嬌俏地用手帕舞蹈;在《戲曲折扇組合》表演中,柔美的戲曲舞蹈與剛勁的折扇組成了一首和諧的協奏曲;《戲曲水袖組合》表演中,學員們翩翩起舞,從手中飄出的袖子如同一個個彈奏的音符,時刻撥動著觀眾的心房;楚劇《送友》片段的演繹,讓不少觀眾感嘆,臺上學員頗有演員風范,表演張弛有度。

            來自新洲區邾城街向東小學的老師游傳耀,是第4次參加“戲曲進校園”教師培訓班。今年58歲的他對戲曲十分熱愛,通過幾次培訓學習,不僅讓他增長了戲曲知識,還從專業演員身上學到不少戲曲表演功夫。“戲曲作為我們學校的特色教學課程,受到很多孩子們的喜愛。每次我學習后都會回去給他們授課,排過的多個節目在市里拿過獎。”游傳耀說,“現在喜愛戲曲的孩子越來越多,作為老師我們更應該學好本領,將優秀的傳統文化傳授給孩子們。”

            今年第一次參加“戲曲進校園”教師培訓班的吳茜,來自武漢外國語學校小學部。經過10天的培訓,從零基礎到在臺上領舞表演,讓她對戲曲藝術產生了濃厚興趣,“戲曲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通過學習讓我領略到戲曲的魅力,回去后爭取在學校部分年級開展試點,讓他們學習戲曲知識。”

            作為此次培訓班的授課老師,武漢楚劇院國家一級演員李敏慧,10天時間與學員們朝夕相處。“希望他們將這次學習成果帶回校園,讓更多中小學生能接觸到我們的傳統藝術,讓更多年輕人喜愛我們的戲曲,這樣戲曲才能更好傳承下去。”李敏慧說。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王理略 實習生 彭媛苑 潘思含 通訊員 邢軍)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戲曲進校園 傳統文化 戲曲 戲曲藝術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