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文娛 > 正文

            原生藝術作品線上展陳 展示殘疾人“精神世界”

            今年5月15日是第三十二次“全國助殘日”,近日,一場由自閉癥、智力發育障礙等“原生藝術家”們創作的《桃花源記:南京原生藝術作品線上展》在莫愁湖公園開幕。一幅幅原生藝術作品通過線上展陳的方式,展現殘疾人群體的藝術創作才華,讓觀眾感受藝術之美的同時,走進殘疾人群體豐富的內心世界,喚起社會大眾的包容與關愛。

            原生藝術作品線上展陳,展示殘疾人“精神世界”

            何為原生藝術?原生藝術是法國畫家讓·杜布菲于1945年提出的一個藝術概念,指沒有受過專業藝術教育、依靠本能和天性自發創作的一種精神性藝術形態,該藝術的創作者也被稱為“原生藝術家”。

            參與本次展覽的27位創作者均為被醫學診斷患有自閉癥、智力發育障礙、癲癇、腦癱、精神分裂癥等一種或多種精神障礙的患者或康復者。展覽的27位原生藝術家的54幅作品均由南京原生藝術中心提供。南京原生藝術中心自2014年5月在建鄴區殘聯的支持下進入社區,是中國第一家建在社區里應用原生藝術為不同類型精神殘疾人服務的工作室,累計幫助20位原生藝術家銷售近350件優秀作品,收入達60余萬元,幫助他們改善生活的同時,也增加了他們融入社會的信心。

            展覽的主題“桃花源記”源于詩人陶淵明的代表作《桃花源記》。“陶淵明的世外桃源令人神往而求不得。原生藝術家們則為觀眾呈現出了另一個層面的桃源之境。”藝術展策展人、南京原生藝術工作室創始人郭海平介紹,精神障礙限制了原生藝術家們像普通人那樣的“正常”思維,但是給予了他們另一個維度的天賦,通過不斷地練習,他們用最純樸的色彩和線條描繪出天馬行空的作品,讓心靈的“桃花源”更加接近自然,也更深入觀者心中。

            建鄴區殘聯不斷推進助殘扶殘事業發展

            守護“折翼天使”,點亮“希望之光”。此次《桃花源記:南京原生藝術作品線上展》的開幕,是建鄴區廣泛開展扶殘助殘工作,不斷促進殘疾人全面發展和共同富裕,增強殘疾人自我發展能力的縮影。

            近年,建鄴區殘疾人聯合會不斷推進殘疾人困難救助、權益維護、康復醫療、庇護托養、教育就業、文化體育和組織聯絡等各項工作有序開展,促進殘疾人獲得感、安全感、滿意度不斷提升,不斷優化康復和托養服務效能,開展“鄴康·莫愁”重度失能殘疾人居家護理,在全省殘聯系統工作大會上作為典型案例推廣;制定殘疾人自主創業優惠政策,拓展“益智多殘疾人服務中心”和“原生藝術工作室”扶助就業效應;實現殘疾人扶持救助全覆蓋,鞏固殘疾人法律維權工作;建立區殘疾人宣傳、文藝、體育人才庫,發現殘疾人各類特殊人才,盲人陳芊成為2021年世界紀錄官方機構認證的聽算、心算世界紀錄獲得者。

            今年建鄴區殘聯聯合多部門開展2022年就業援助月專項活動,開展“2022年殘疾人就業宣傳年活動”;探索多元化就業創業模式,鼓勵扶持殘疾人開展自主創業或靈活就業,打造建鄴區輔助性就業資源調配中心,提供項目對接、資源共享、統籌分配等服務;打造省級殘疾人非遺傳承培訓基地或殘疾人非遺工匠工作室,支持符合條件的殘疾人技能大師入駐。

            同時,建鄴區殘聯還將發揮優秀“殘疾人之家”示范作用,打造“黑暗跑團” “原生藝術”“朗讀助殘”等文化體育品牌,實施“殘疾人體育健身計劃”,進一步增強扶殘助殘良好社會氛圍。(南京晨報/愛南京記者 孔芳芳)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原生藝術作品 全國助殘日 殘疾人群體 原生藝術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