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廣州話劇藝術中心原創心理戲劇《三十天》登陸2022廣州藝術季,在十三號劇院首演。“廣話上新”吸引了新老觀眾,兩個小時的演出,讓不少觀眾沉浸其中,“題材很新穎”“帶來很多思考”……觀眾在劇場中進行了一場心理探索。據悉,該劇將持續上演至7月24日。
《三十天》是廣話今年推出的原創劇目。事實上,“一年一原創”“一年一名著”“每年都有國際當代劇目”的創新發展模式,讓十三號劇院洋溢著戲劇的無窮生命力。
![]()
心理戲劇題材新
《三十天》在劇場中進行心理探索
廣話全新創排的《三十天》,是一場心理戲劇的探索。“題材新穎”“帶來很多思考”是不少觀眾觀劇后的第一感受。
一個處于離婚冷靜期的警察,一個經歷離奇的心理醫生,一個手機總是打不通的老隊長,一個正在辦理離婚手續的準前妻……心理咨詢室里的相互試探試圖揭開所有人掩藏的秘密,當真相逐一顯現,并不是每個人都有直面自己的勇氣。
該劇編劇盧小狼透露,劇中很多橋段來自真實心理案例,經過藝術加工,既幽默又唏噓。“在家庭、生活面臨困難時,怎么去面對?如何去解決?這是我們試圖去一起探討的問題。整體來說,這是一部以細節和心理變化支撐起來的戲劇。”
“確實,我們在選材上進行了比較多的思考。”該劇導演倪超表示,“我和主創、劇院,想做更有社會意義的、更能體現社會積極導向的話題,并進行真實的、人性的傳達。”
在《三十天》中,有很多具有詩意又富有哲理的臺詞。在倪超看來,《三十天》劇本的文學性比較強,“劇本要傳達的內涵非常豐富,篇幅很長,有很多不錯的臺詞,在排練過程中忍痛刪除、修改、調整了很多。”這種“減法”還體現在劇場合成中,“原來有冰屏、有更多的影像,在合成中我們做了很多減法。現在看來,這個減法是很有必要的。我希望這個劇在大家的心理空間中一點一點前行發展,希望大家沉浸其中。”
倪超坦言,排了多部戲,《三十天》是自己目前遇到的最大挑戰。除了上述技術上的問題,還有精神狀態和情感代入的問題,“當我進入劇中情境后,會把自己代入其中,主觀的認知感受,會影響客觀邏輯。如何把情感表達和客觀邏輯做一個很好的梳理,對我而言也是一個挑戰。劇中有很多臺詞也來自我自己的經歷。”
劇中的心理醫生有一段臺詞比較“跳脫”,“這個城市一到春天就變得不可捉摸,這邊開著熱烈的紅棉,你剛說好美,那邊就開始了雨季。樹葉鋪了一地,空氣里充滿水汽,廣州塔、海心沙,都氤氳在大霧里,白云山上云貼著山體流動,午夜里的白鵝潭,珠江水拍打著岸邊……”這是一種有意為之的抽離,“這一段象征性的獨白,讓觀眾回到城市,回到我們所在的空間,我們看到的是美好的,美好之下是有人文精神、有生命意味的。”倪超如此表示。
文創前沿
原創的新型關系讓觀眾伴隨并融入劇院成長
一個劇院的新戲首演就是一個歡喜的節日。7月15日《三十天》首演當晚,王筱頔出現在劇院和觀眾交流。在“演后談”環節,觀眾感慨萬千。“在看劇的時候,有一句臺詞‘我們在座的全部都是劇中人’讓我很有感受。看劇的時候,可能會代入自己的某一個瞬間,讓我非常感動。”“感謝劇院給我們帶來這么精彩的一部戲。人生也是一場戲。這部戲里有很多地方,讓我與自己的生活產生某種連接和思考。”
一個作品要經得起市場考驗、觀眾檢驗,需要根據觀眾的反饋進行不斷打磨和提升。充滿好奇心的觀眾,讓十三號劇院也充滿著動人的戲劇生命力。
日前,十三號劇院在業內首創的“戲劇下午茶”再度“營業”。在這場戲劇交流會上,觀眾和倪超、心理咨詢師趙歐熱聊《三十天》。舞臺上多媒體的運用是否可以更加大膽?我們該如何安撫自己的情緒?在交流互動中,學習接納世界和不完美的自己,同時進行修正。
交流會的尾聲,觀眾還走進劇場,走上了《三十天》的舞臺。在舞美設計楊參和舞臺監督何洋的講解中,探究虛與實之間的朦朧意趣。
交流會結束后,還有觀眾拉著倪超聊該劇的“問題與不足”,“我很喜歡這個戲,但我希望它能走得更深更遠。”這位劉姓觀眾告訴記者,“我是廣話的鐵桿粉絲,廣話的劇目我基本都看過。看話劇,廣話不會讓你失望。”
好的作品需要觀眾參與,共同思考和探討。和觀眾做朋友,讓觀眾伴隨并融入廣話的成長,共同參與和見證劇院的發展,這,也是一種原創的新型關系。正因如此,雖然受疫情影響,但廣話仍然克服種種困難,堅持創排劇目,堅持演出。在這戲劇的港灣,廣話與觀眾互相成就。
重磅大戲
“國際當代優秀劇作”《可蘭街夫婦》值得期待
“《克萊默夫婦》話劇版的全球首演”
《三十天》是廣話今年的原創劇目,新劇的上演讓劇場充滿了活力。原創話劇《索愛》也在計劃之中,這部直面當下婚姻、家庭、親情的情感隔閡和精神缺失的現實題材作品,邀請了國內當代著名女作家,國家一級作家張欣執筆編劇。原創作品是衡量一個劇院創作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標準,“一年一部原創”是廣話的藝術追求之一,也是廣話獨特的創作特色。
近年來,廣話的原創劇目從取材立意到社會價值,都凸顯了廣話的原創精神。比如《大道》《林則徐》《望》《行在南國·周先生》《春雪潤之》,這些優秀作品探索民族復興與強國之路,也都是廣話依托廣州的城市文化建設而做出的自主選擇。《春雪潤之》以戲劇詩意致敬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征程;《林則徐》回望1840年那個民族苦難與抗爭的起點;《行在南國·周先生》以魯迅的視角探尋救國圖強的新方向;《大道》以科技自立自強為主題,展現科技發展之路……
這些原創作品,體現了廣話堅持用具有審美品格的話劇作品滋養人的精神世界的藝術追求,“在這個追求的指導下,立足當下,承擔責任,創作演出深刻反映現實問題與思考啟示的優秀戲劇作品,是我們持之以恒的創作目標。”廣州話劇藝術中心董事長、國家一級導演王筱頔如此表示。
這些原創作品屢獲殊榮,也常演不衰。比如原創劇目《林則徐》2019年年底首演后,每年都會在全國巡演。今年下半年將在陜西大劇院、杭州大劇院、上海文化廣場等多個城市的地標性劇院巡演。
廣話近年來一直堅持做原創劇目,但在國內話劇界來說,原創劇目一直是個老大難問題,因為劇本量不大,能夠獲得比較好的原創劇本的機會不多。制作人陳志榮表示:“廣話也一直在努力走自己的道路,就是從題材、從社會的熱度和觀眾的關注度方面去尋找一些合適的原創題材。比如《三十天》,最早就源于倪超提出的關注抑郁癥群體。”
而“一年一原創”“一年一名著”“每年都有國際當代劇目”的發展模式,也是廣話的原創立意創新。
“一年一名著”今年原計劃做曹禺的《日出》,因疫情影響可能要推遲到明年。不過,“國際當代優秀劇作”非常值得期待。廣話市場部主任、制作人陳志榮透露,廣話8月將推出新劇《可蘭街夫婦》,“電影《克萊默夫婦》大家都很熟悉。其實它的話劇版和電影版是同時寫好的,我們會進行本土化改編,創排新劇《可蘭街夫婦》。可以說,這是《克萊默夫婦》話劇版的全球首演。”
《可蘭街夫婦》關注的是夫妻情感,下半年的另一部新劇《離我而去》,關注的則是老人和年青一代的情感。“今年的新劇,我們把情感話題放在第一位。”陳志榮表示,“這幾年,疫情影響了人們的情感。而劇場,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幫助人們走出困惑。”
(記者張素芹)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最新:星火成炬|暑假的打開方式
央視網消息:這個暑假你想怎么過?...
天天訊息:【奮斗者 正青春·一線故事】高晶:到一線去是地學人的使命
高晶(左一)在工作中。中科院青藏...
最新:在希望的田野上丨秋糧面積穩中有增 各地力促穩產豐收
秋糧產量占我國全年糧食產量的75%...
世界訊息:任長忠帶領團隊開展科研攻關—— 破譯裸燕麥基因密碼(講述·弘揚科學...
任長忠(左一)在給學生講解燕麥育...
當前視訊!【走進縣城看發展】云南彌勒:打造文旅融合發展新型城鎮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云南省彌...
快看點丨走進縣城看發展丨云南彌勒:飛越山水福地 俯瞰城市田園
君自滇中來我在滇東南山水田園是底...
全球訊息:“八一”,我給軍旗敬個禮!
總有一個軍禮讓你淚流滿面總有一個...
當前報道:綠水青山繪就美麗新畫卷
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
每日訊息!2022年國家助學貸款開始受理 多項政策出臺緩解還款壓力
國家助學貸款是由政府主導、財政貼...
【世界播資訊】美前高官承認曾經幫助策劃其他國家的政變,外交部回應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記者白云怡...
當前播報:【大國基理】用心用情呵護基層干部的積極性主動性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基層單位...
環球新動態:加快餐飲消費回暖 北京市將發放1億元餐飲消費券
央視網消息:記者7月17日從北京市...
【天天播資訊】在希望的田野上 | 南方早稻進入集中收割期 多地開鐮收割
央視網消息:眼下正值我國南方多地...
焦點速看:上半年經濟觀察 | 新能源汽車產業跑出“加速度”
央視網消息:今年上半年,我國新能...
今日訊!引領帶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工信部評選445家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
央視網消息: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