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百家 > 正文

            文化研究丨伯益筑水窖的傳說

            在黃陵縣田莊塬上,家家戶戶都有用于生活、生產盛灌雨水的設施——水窖。說起水窖,還有這樣一個故事。

            田莊

            傳說,在距今大約5000年的時候,定居在陜西北部黃土高原橋山一帶的黃帝部落,帶領百姓從事農耕生產,種植的農作物連年五谷豐登,大家過著非常幸福、安逸的生活。但有一件事讓大家感到非常憂愁。什么事呢?由于生活在高原上,人們只能用瓶罐盛吃雨水,遇到天旱,吃水用水就成了百姓的一件難事。有時候,百姓因吃不到水,只能到很遠的河流去挑水。

            有一年大旱,許多百姓因吃水發愁,只好遷移到離洛河比較近的地方居住,那時候正處于洪水汛期,住到離河流比較近的地方是很危險的,但沒有辦法,為了生存只能這樣。結果遭遇洪水,把遷徙來的很多人都卷走了,連尸首都沒有找到。

            百姓為吃水、用水東奔西走,常常引起爭斗,社會因此動蕩不安起來。黃帝為此發了愁。一天,他找來挖井的伯益,詢問如何解決吃水用水的問題,伯益說:“這個問題我也想了很久,最好是在平地挖坑,把雨水盛起來供百姓用水。”黃帝想了一會說:“這件事就交給你去辦,限你三個月時間解決老百姓吃水、用水問題。”

            水窖

            回家之后,伯益就率領百姓挖坑,短短幾天就挖成了一個大坑。因為和存放糧食的窖相似,大家就管他叫水窖,由于伯益當時不懂如何處理水窖內存水的防滲漏技術,第一天盛滿的窖水,第二天很快就全部滲漏完了,等到百姓用水時,個個水窖都成了干窖。

            有一天,伯益去溝底挑水,發現雨后溝底的一塊凹地上,已過了五六天時間了,還存著有水,就蹲下來看了看,覺得很奇怪,但也沒有往心里去,就離開了。又過了五六天,伯益去挑水,發現之前看到的那塊凹地上的水還是原樣,并沒有滲下去。回家之后,伯益躺在炕上翻來覆去想著這個問題,百思不得其解,為什么那塊凹地上的水不下滲呢?

            時間一天一天過去了,伯益又一次去挑水,再次來到那塊水坑面前,二十幾天已經過去了,這塊凹地上的水還是原樣。伯益目不轉睛地看著這灘水,一上午就要過去,也沒有看出什么名堂來,就在伯益準備起身回家的時候,突然發現,高原上的窖底土都是黃色,而這里的窖底土卻是深紅色。是土的原因嗎?

            當天伯益并沒有挑水回家,而是挑了一擔深紅色的土,回去后把深紅色的土和成泥,同時又專門取黃土和成泥,在自己家的院子分別挖了兩個大坑,把和成的兩種泥分別貼在坑底和坑內邊沿,然后分別倒滿水。第二天,伯益一大早就去看有什么變化,結果使他大吃一驚,深紅色土貼邊貼底的坑水一點也沒有少,可是黃土貼邊的坑水已經滲完了。當時伯益就召集百姓去溝底找深紅色的土和泥,很快把挖成的二十幾口水窖的窖底和邊沿都貼上深紅色的泥,完工之后,就等下雨。幾天后,天空下起了傾盆大雨,挖成的所有水窖都盛滿了水。再過了幾天,伯益經過檢查,沒有發現漏水的窖。伯益的這個發明創造,解決了百姓們的吃水用水問題,大家歡呼雀躍,載歌載舞,慶賀這個偉大成果,認為今后再也不用為吃水、用水的問題發愁了。

            三個月很快過去,伯益去面見黃帝,把他辦理這件事情的原委告訴黃帝。黃帝拍手叫好:“我就知道沒有你辦不成的事。”后來還為此事專門獎勵了伯益。

            時至今日,在黃陵田莊塬上,老百姓吃水已用上了干凈衛生的自來水,但在農業生產和生活中,水窖依然發揮著舉足輕重的輔助作用。

            這就是水窖的來歷。

            關鍵詞: 這個問題 已經過去了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