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百家 > 正文

            加快推進農民市民化 解決“住”的大問題

            解決好人的問題是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關鍵。近日,國家發改委公布數據,2021年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64.72%,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提高到46.7%。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遠低于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反映出進一步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緊迫性,這也是當前我國新型城鎮化的首要任務。

            加快推進農民市民化,將推動我國勞動力供給更加充足穩定,擴大消費規模,也有利于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實現共同富裕。不過,在農民市民化的過程中依然存在不少問題。比如,有的大城市對農民進城具有吸引力但門檻過高,部分農民面臨“大城市進不去、小城鎮不想進”的尷尬;留守老人的贍養問題、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促使部分農民工不得不返鄉;也有農民擔心把農村戶口變成城鎮戶口后,可能會損失在農村的收益。

            加快推進農民市民化,就要切實解決農民進城安家落戶所遇到的種種問題。

            首先要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拓寬在城市穩定就業生活的農業轉移人口舉家落戶渠道,不斷提高落戶便利度。同時,還要保障農民進城落戶后的農村權益,消除他們的后顧之憂。

            新生代農民工進城意愿強烈,渴望在城市扎根。他們的思維方式和生活習慣已經城市化。推動新生代農民工進城,要大力發展保障性住房,解決“住”的大問題。要在住房、教育、醫療、社保等領域加快改革,推動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加快覆蓋常住人口,提升對農民工進城的吸引力。此外,針對農村留守老人養老的突出短板,應進一步強化鄉鎮養老服務功能,加大縣域專業照護、遠程監測等養老服務供給。

            部分農民工就業困難問題,也需得到充分重視。近期,多地對建筑施工行業超齡農民工進行用工規范,引發了“60歲以上農民工路在何方”的擔憂。同時,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個體工商戶和中小企業面臨較大困難。保障農民工穩定就業,還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進一步助企紓困。加強農民工就業服務和技能培訓,穩定和擴大農民工就業崗位,拓寬靈活就業渠道,進一步規范平臺企業用工,以新生代農民工為重點推動參保擴面。

            城市,寄托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2.9億農民工進城,事關中國的進步發展,更關乎億萬家庭的人間冷暖。堅持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必定是溫情的、開放的、公平的,要通過改革促進公共服務均等化,給予進城農民工更多的關心關愛,讓進城農民工及其家庭真正融入城市,顯著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吳 浩)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農民市民化 農民進城 安家落戶 城鄉融合發展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