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十多年的快速發展,南京城市軌道交通實現了縱橫織網。尤其是近幾年,公共出行短板區域、城市軌道空白區域成為地鐵建設的重點,城市軌道交通越來越擔負起支撐城市大流量運行的骨干作用。如何讓在建線路與已運營線路更好融合,發揮出乘數效應,有力支持城市功能區開發利用?南京市人大代表、南京城市與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楊濤在今年南京市兩會期間就提出了新的建議,即加快地鐵5號線由方家營站延伸至上元門站。
“打造鼓樓幕府創新區,暢達內外交通聯系是關鍵,尤其是該區域的橋東片區,內部道路難以成網又缺乏軌道交通支撐,城市整體建設難度較大。經測算,未來地區周邊居住人口將達到6.4萬人,日常交通出行困難將進一步加劇。”在楊濤看來,計劃于2023年通車運營的地鐵5號線北段終點方家營站,與幕府創新區的現有地鐵3號線上元門站直線距離僅約2.5公里,對幕府創新區而言可謂“近在咫尺”。但最新的南京市軌道線網規劃并未將5號線與3號線進行連接形成換乘,難以全面發揮地鐵網絡綜合效益,也不利于為地區發展提供全面助力。
楊濤認為,5號線向北延伸的必要性和重大意義十分明顯。首先,在《南京魅力濱江2035》規劃中,明確了“一江兩岸,聯動發展”擁江格局下的九大城市客廳。河西的魚嘴、歡樂濱江、綠博園城市客廳通過地鐵9號線緊密相連。如果地鐵5號線北延與3號線上元門站相交,以高端商業文化休憩中心為定位的下關濱江城市客廳、以文化創意走廊為定位的上元門城市客廳則實現了空間上緊密相連,使得南京濱江風光帶軌道交通+慢行交通的綠色交通出行體系貫通了整個濱江岸線。其次是將南京幕燕濱江風貌區打造為長江經濟帶中具有區域品牌影響力的文化生態景觀示范區、濱江旅游休閑新地標的定位,客觀上需要完善該片區的交通體系;與此同時,區域發展的產城聯動、交通出行也需要城市軌道交通提供必要的支撐;最后是對現有3號線高峰客流實現疏解和引流,讓橋北與主城河西等片區的公共交通可達性得到提升。
基于此,楊濤建議,將地鐵5號線延伸規劃納入南京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與建設規劃中,配合橋東片區同期建設,補齊幕府創新區軌道交通短板,挖掘土地潛力,支撐片區城市轉型與發展。為保障地鐵5號線延伸段方案的實時性,應進一步深化地鐵5號線延伸段方案與論證工作,包括線路、站點、風險、銜接換乘、工程設計等,并加強與地鐵部門的溝通,形成穩定方案上報相關部門審議。(南京晨報/愛南京記者 陳彥)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