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百家 > 正文

            鮮果價格“漲聲一片” 萬億元賽道后續又將如何走?

            步入初夏,江蘇各地果蔬飄香。然而近期全國新冠肺炎疫情多點散發,造成交通物流受阻,加上部分地區有“囤貨”現象,鮮果市場出現短暫“漲價潮”。我省11日公布的4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顯示,在CPI“籃子”商品中,食品價格總比上漲3.9%。其中,鮮果價格上漲18.1%,拉動CPI上升0.29個百分點。

            此番價格上漲,市場有關方反應如何?疫情之下,這條萬億元賽道后續又將如何走?

            疫情裹挾 鮮果價格“漲聲一片”

            “受疫情影響,市場封閉,水果采購成本大幅上漲。”在某外賣平臺,切果NOW品牌在店鋪詳情頁面寫上了這句話。在記者電話詳詢時,南京雨花臺區門店一位工作人員表示,鮮果貨源均為總公司果庫調配,尚不清楚采購渠道價格是否有上漲。不過她透露,相比半年前剛開業,門店如今的訂單量已有縮減。

            “和前兩月相比,價格已經降了不少,但跟去年同期比還是偏高了30%至40%。”胡曉軍是南京六合有機農場負責人。他告訴記者,疫情導致進口水果貨源緊張,而國內當前鮮果市場以庫存貨為主,再加上現有水果種類偏單一,時令水果還沒有上市,種種因素疊加形成“漲價潮”。不過他表示,過段時間就是水果旺季,價格或將有所下降。“最近我們農場準備上市5萬公斤左右的自產西瓜,過段時間還將陸續推香瓜、本地產小櫻桃、黃桃等水果。”

            中國果品流通協會副秘書長李煥玲告訴記者,三四月份的鮮果市場往往以蘋果、梨等季產年銷的庫存果品為主,以進口水果做補充,這段時期出現季節性漲價是正常現象。然而今年由于疫情沖擊,區域物流“微循環”受阻,全國各地果品供應偏緊,局部地方還有居民自發囤貨行為,推高了價格走勢。“隨著應季水果逐漸上市,消費需求慢慢釋放,價格將有所回落,如果5月份走貨順暢,從當前的剩余庫存來看,后期特別是高端優質品牌果還是有一定的上行空間。”

            記者了解到,為減少疫情等因素影響,我省多部門出臺“商務16條”“助企紓困22條”等系列舉措,積極保供穩價、保障物流暢通。隨著各地物流配送等堵點漸漸疏通,政策紅利將得到充分釋放,此輪漲價也將很快全面“退潮”。

            新消費驅引 創新搶跑萬億元賽道

            根據灼識咨詢一份調研報告,2016年至2021年,中國鮮果零售市場規模由0.87萬億元增至1.29萬億元,年復合增長率 8.2%;中國鮮果分銷市場規模由0.68萬億元增長至1.03萬億元,年復合增長率8.4%。萬億級市場規模的新鮮賽道,引來企業紛紛布局。企查查數據顯示,僅我省“鮮果”相關企業就有6479家,“鮮果電商”相關企業71家。全國來看,更有百果園等頭部企業沖擊“水果零售第一股”。

            相關企業、果農等如何在各自生產端、流通端環節助力果品供應鏈創新變革,適應不斷升級的消費市場?

            “從前年開始我們入駐南京幾大社區團購店,一次發貨量就有一兩噸。在疫情嚴重時,團購業務占到整體銷售的10%至15%。”胡曉軍說,年輕消費者更趨于便捷的消費體驗,新模式成為傳統果品行業發展的一大趨勢,未來會繼續發力社區團購。

            疫情之下,社區團購、連鎖生鮮店、生鮮電商等新型零售渠道快速興起,給供應商們帶來新機會。另一方面,也有企業通過優質產區打造,重塑產品品牌。

            徐州蘇福商貿有限公司是永輝超市、百果園等供貨商,公司在江蘇、新疆、四川等地均有業務布局。該公司總經理吳水源表示,如今的消費者十分看重水果的品質與安全,自2016年起公司便設立生產基地,從源頭端做好品質、口感把控。“像鹽城市我們就有15000畝地,專門種植國產高端品種西瓜,這個系列的西瓜甜度達到12度以上,口感也更酥脆,讓消費者對國產水果有全新認知。”

            在新消費趨勢驅引下,萬億鮮果市場將迎來全新“豐景”。(江蘇經濟報記者 劉菁)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鮮果價格 水果采購成本 鮮果零售市場 政策紅利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