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村干部都是把村里的印章別在褲腰帶上,恨不得晚上抱著睡覺,印章雖小但是權力很大?,F在把印章關進‘籠子’了,我們黨員群眾不僅蓋章方便了,也真正放心了!”近日,蕭山區義橋鎮勤里村70多歲的老黨員邵文堯對村智慧印章評價道。
村民口中的智慧印章,其實就是義橋鎮紀委針對村級印章管理中的難點和盲點,積極探索實施的印章數字化監管新模式。
近年來,義橋鎮紀委在調查多起因公章管理引發的信訪和案件過程中,發現傳統印章管理方式存在著不少監管問題:事前先蓋后批、先蓋不批,審批存在隨意性、缺乏制約性,甚至審用不符現象;事中對蓋章內容、次數無法監管,人章不分離、用章無記錄,人情章、面子章難避免;事后追溯難度大,違規章存在“潛伏期”,隨著人員更迭變遷,調查發現難、追責懲戒難。
對此,義橋鎮紀委推動開發了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智慧印章系統,用電子套筒鎖住實體印章,既保留了實體印章的便捷性,也兼具了虛擬印章易于監管的特點。
“村章鎮管,群眾不方便,村鎮兩頭跑;虛擬印章,操作難度大,過程要求高,智慧印章特別之處就在于結合了兩者的優點。”義橋鎮紀委負責人表示,這個可以上鎖的“智慧套筒”,即使外帶也很方便,平時印章處于鎖定狀態,只有審批通過后才能解鎖。
智慧印章會自動對蓋章人、文件內容、時間等關鍵信息采集記錄并上傳,用印嚴格限制次數和時間地點,通過技術手段還能對用印內容進行比對,依托大數據分析實現基層小微權力“審、用、管、督”一體化閉環式管理。
“以前想蓋章就要跑腿,需要很多人簽字、登記,碰上審核的人出門了,好幾天都蓋不上。沒想到這次,3分鐘就蓋好了,這個蓋章‘神器’真是省時又省力!”勤里村村民老陳是第一個體驗“智慧印章”的用戶,使用后對這個“高級貨”稱贊不已。
智慧印章試行后,需要用章的村民與印章管理員對接發起用章申請,村干部可以通過電腦或者手機APP進行審批,真正實現了“讓數據多跑腿,群眾少跑腿”。勤里村90后村書記陳策也是智慧印章的受益者之一。“以前碰上去鎮里開會,要蓋章的村民打來的電話一直響個不?!,F在好了,哪怕我不在村里,只要手機上收到申請通知,我可以直接線上審批。不耽誤事,用著也放心。”
“原先蓋章,一些村民圖方便往往下班后到我家里來蓋,我只能把章帶回家,有些礙于面子很難拒絕,印章上鎖后,還會拍照留痕,那些材料不規范的也就知難而退了。”談起智慧印章的使用,勤里村報賬員韓英說道,現在村民蓋章也更加自覺了,對村干部也是極大的保護。
“既把印章規范管理起來,又要方便群眾使用,智慧印章幫我們破解了基層小微權力監管的一道難題,也回應了黨員干部群眾的現實呼聲。”義橋鎮紀委主要負責人表示,下一步,他們將持續完善智慧印章系統,打通與清廉村社“碼上工程”之間的數據壁壘,真正實現數智賦能下的監管不再“慌章”。(蕭山微融圈 陳高樑 黃堅毅 記者 鄭麗華)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