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百家 > 正文

            擁抱數字交通 江蘇將打造73個數字交通重點項目

            一邊是建設交通強省、擁抱數字交通過程中諸多涉及工程、管理、運維等方面的場景運用、實踐難題需要破解,一邊是眾多科研院所順應數字時代的科技創新成果亟待落地檢驗、轉化為市場效應,那有沒有什么方式可以構建一個平臺,產生1+1>2、促進需求和創新更緊密結合的實現途徑呢?就在上周,隨著江蘇省交通運輸廳召開數字交通產學研對接合作會議,首次發布的22項數字交通技術需求清單及73個數字交通重點項目引得一批產學研機構現場簽約。

            遇降雪天氣,高速路面自動加熱除冰防凍;節假日遭遇出行大流量,第一時間實現通行路況和地圖導航聯動;乘坐公共交通出行,不僅能知道下一趟公交車何時到,換乘的地鐵也能做到無縫銜接推薦……這些不僅是數字信息服務現代生活的具體例子,也是數字交通、交通強省建設的最直接體現。根據《江蘇數字交通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審議稿),未來三年,江蘇將打造京滬智慧高速、常泰未來智慧大橋、S126 南京段等一批智慧公路示范工程。依托江陰站綜合客運樞紐、蘇州火車站北廣場客運站等新建和存量綜合客運樞紐,開展智能化系統建設,實現智慧服務和智慧管理。重點建設南京祿口、蘇南碩放、連云港花果山、南通新機場等智慧機場,以點帶面,實現民航各領域智慧化、信息化。最終通過三年努力,形成“創新鏈+產業鏈+應用域+數字安全”的江蘇數字交通框架體系。

            這些由點及面的運用場景實現背后無不是數字在發揮作用,正是為了更好地以數破題、與數奔跑。數字交通產學研對接合作會議不僅把東部機場集團、省港口集團、南京市交通綜合執法局、徐工集團等需求方請到現場,還把包括蘇交科集團、華設設計集團、東南大學等科研院所也邀來對接。在首次發布的江蘇交通2022年數字交通技術需求清單中記者注意到,涉及智慧公路、智能港航、智慧運輸、行業治理數字化轉型等多領域,直面當前面臨的共性痛點、難點和技術瓶頸。比如,針對車位誘導、共享停車等技術難題,開發新一代智慧停車管理與服務技術;針對駕駛員端服務手段簡單等問題,開發基于交通數字孿生的車路協同信息服務平臺;建立城市交通需求預測及評估仿真系統;針對團霧等惡劣天氣的安全通行智能管控技術;開發無人化集群施工裝備等等。

            “總投資達51.65億元的清單包括16個信息基礎設施及數字化綜合平臺項目、25個智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12個智慧運輸服務項目、15個行業數字化治理項目、5個數字交通產業發展項目。既能很好地檢驗我省在數字交通建設的技術水平,也能促進眾多科研院所,以需定研、有的放矢,協同發展。”省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張榜技術需求清單廣邀科研院所、企業積極接單是一次新嘗試,接單后可以采取獨立研發,也可以實施聯合攻關,旨在促進技術研發與產業共同發展,提升創新整體效能,共同推進江蘇的數字交通、交通強省建設。(南京晨報/愛南京記者 陳彥)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數字交通 數字交通重點項目 數字交通技術 江蘇省交通運輸廳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