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呂宋島北部地區,是菲律賓的重要“糧倉”。然而,由于缺少灌溉工程,當地農戶只能靠天吃飯,農作物產量很難得到保證。但這一情況很快將迎來改變,因為采用中國技術打造的奇科河灌溉工程,將為這里的千里沃野送來生命之源。
在菲律賓卡林加省皮諾科克村,村長通多戈帶記者去看了一塊荒地。他聽說中國企業修建的奇科河灌溉工程馬上就要投入使用,興奮地規劃起了村子的未來。通多戈說,只要村里的支渠引來河水,這片荒地馬上就能變廢為寶,成為豐收的良田?!耙郧拔覀儯ǚN地)只能等待雨季,每年只能有一季收成,這還是在雨水充足的情況下。如果遇到干旱,就可能顆粒無收了。所以(奇科河灌溉工程)是一個巨大的進步,特別是對我們村的村民來說。因為我們可以利用灌溉來改善生活,田地的收成就能更好了?!?/p>
在皮諾科克村附近地區,只要提起“奇科河灌溉工程”,幾乎無人不曉。呂宋島北部的卡加延省和卡林加省,是菲律賓著名的“糧倉”,是水稻和玉米的主產區。這一地區的主要水源來自奇科河。奇科河在卡林加族的語言中又被稱為“生命之河”,但奇科河地勢較低,大部分農田地勢則較高,很難獲取河中的水源。2018年,中國企業承建的奇科河灌溉工程破土動工,讓這里的農戶看到了奇科河變成真正“生命之源”的希望。
(資料圖)
奇科河灌溉工程除了主體工程——泵站之外,還包括30公里的主渠,70公里的支渠,渠道附屬結構物490座。這些水渠像毛細血管一樣深入農田,為附近8700公頃土地帶來滋養,將極大地提升旱季作物的產量,使周邊22個村落中的近5000家農戶受益。產量的增加還會讓菲律賓每年從進口大米這項支出中節約1000萬美元。菲律賓國家灌溉局奇科河泵站灌溉項目的代理項目經理雷維利諾·阿蓬格爾說:“在這個工程修建之前,這里每公頃土地只能產出2公噸大米,這還是在雨水充足的情況下。但是這個工程完工之后,因為有水灌溉了,每公頃土地至少能收獲5公噸作物。”
承建這一工程的中工國際工程有限公司的項目經理李炫宇告訴記者,這個工程最大的難點在于打通兩個總長度1.92公里的隧道。由于該工程是由菲律賓灌溉局設計的,他們沒有考慮到穿通山體帶來的風險,因此在施工過程中出現了極大的困難。
為此,李炫宇和他的同事們拿出了解決問題的“中國方案”,說服灌溉局在隧道修建中采用了全套的中國技術。這不僅保障了人員安全,也為項目的如期完工奠定了基礎。事后,這一套“中國方案”,也成為菲律賓灌溉局的“金標準”。李炫宇說,“因為菲律賓這邊采用的施工工藝有一些斷檔,很多年都沒有更新過,它使用的技術規范大部分都是(上世紀)80年代90年代的這種技術規范。所以說,面對現在更為復雜的施工環境,好多情況下是不適用的,但是咱們中國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施工工藝一直在更新,所以他們看到中方的這種施工工法之后,也非常感興趣,最后經過協商,把我們整套的圖紙和施工方案,全都吸納到他們整個灌溉局的體系里邊,作為它施工工法的一種。”
奇科河灌溉項目從2018年動工到2022年完工,中國企業在當地扎根4年,不僅為這一地區培養了一批技術工人,還帶動了周邊產業的發展。從施工到投產,為當地創造工作崗位8000余個,是當地經濟的主要推動力量。
9月21日,奇科河附近村莊的支渠進行通水測試。得知這一消息,不少村民都到自己的田間來看水渠。這一地區的農田灌溉要么靠天下雨,要么靠柴油水泵抽取地下水,對農戶來說,費用非常昂貴。而現在,灌溉支渠能直通田地,不少農戶都開始規劃起下一季的種植計劃,甚至有人想把玉米地改成水稻田。
項目經理李炫宇說,水渠通水的這一刻,也是他覺得最為驕傲的時刻。作為一名90后的年輕項目經理,為了項目的按期交付,李炫宇已經整整2年沒有回國探親了,他的未婚妻還在盼著他早日回去完婚。但為了保障工程進度,他不得不一再推遲婚期。錯過了七夕,錯過了中秋,國慶節也還是不能回家。李炫宇說,對海外建設者來說,工地就是陣地,堅守就是他們的職責?!斑@個項目的意義非常大,非常深遠,所以說有一種責任在驅使我們,一定要把這個項目做好,為中菲友誼做一些貢獻。”
在新中國成立73周年之際,李炫宇和他的同事們在采訪中,也向祖國發出了最真摯的祝福。
“我叫李炫宇,在國慶來臨之際,我在菲律賓祝愿祖國生日快樂,繁榮昌盛!
我叫張玲,我在菲律賓祝福偉大的祖國永遠繁榮昌盛!
我叫董博,我在菲律賓祝祖國生日快樂!”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