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特約評論員/蘇曉萱
走心入腦的金句、鮮活生動的視頻、引人深思的漫評……“好評中國”大賽自4月28日啟動以來,共征集參賽作品超過3.5萬件,大賽相關話題閱讀量超過10億次。“一場大賽,一方舞臺”,在參賽作品中,大量“一圖勝萬言”“一頻傳萬家”的融媒體作品不斷涌現,贏得網上網下廣泛“好評”。緊握創新之筆,積極推動“內容+形式”珠聯璧合,不斷實現新“聲”態升華表達,活力中國魅力盡顯。
一場大賽,不僅為網友打造了一個學習交流圈,同時也開辟了評論新生態。此次大賽邀請學界業界的網評專家楊禹、周勇、賀弘聯等,精心推出了“網絡評論方法論”專題。這一專題,既有如何確定選題、如何立意、如何謀篇布局、如何論述等“術”的拆解,也有何為新聞評論的社會價值、什么是評論寫作的初心等“道”的思考。在學習與交流中,每一個對家國大事保持熱忱的人,都可以更直觀地感受到評論在輿論引導、弘揚正能量方面所迸發的力量,這便讓更多出彩、出色、出圈的“好評”競相涌現,匯聚成一股洪流,在眾聲喧嘩的“輿論廣場”立起了“好評”的“輿論主場”。“好評”的影響力、號召力、公信力不斷提升,也在不斷激發與釋放互聯網場域的正能量。
熾熱的網言網語,映照精彩奮進的中國。大賽推出的“好評中國·錦言錦句”專題,涵蓋網民對政治、經濟、國防、民生、教育、法治等方方面面的觀點與態度,構筑起一座座“新地標”。無論是第一期《那抹動人的中國紅,是我追隨的光》摘編一系列作品中網民關于時政的深刻見解,還是最新一期《輝煌七十三載,一起向未來》將鏡頭聚焦共慶祖國華誕,一段段精彩的錦言錦句,充分彰顯出“好評”魅力十足,集中展現了其中蘊含的青年擔當、中國力量,讓一個可親、可敬、可愛的“奮進中國”精彩呈現。這一創新,既擴大了網絡正向引領力,也提升了大賽吸引力、感染力、影響力,更讓主流價值激發出億萬網民對偉大祖國深沉的愛。
“好評”是一扇窗口,流淌著以奮斗為音符的美麗樂章。新時代新征程,網絡評論工作呼喚全民賦能成長、熱情參與、蓄勢前行。在全國上下喜迎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的濃厚氛圍中,把“好評中國”大賽作品征集截止時間延長至2022年12月31日,呼應了網民為國家發展建言獻策、抒發情懷的熱情,更好唱響好聲音、聚力向前行。在剩下的兩個多月時間里,繼續推動“好評”內容、形式、平臺的創新,推出更多“沾泥土”的文字、“冒熱氣”的剪影、“帶露珠”的影像,將更加生動地呈現祖國大地奔騰發展的澎湃氣象、中華兒女蓬勃昂揚的時代風貌,凝聚起奔赴未來的磅礴力量。
“發時代之先聲,聚向上之偉力。”為時代謳歌、為發展鼓勁、為奮斗禮贊,以“好評” 評好中國,是舉辦大賽的“題中之義”。評中國、信中國、愛中國,身處值得“好評”的時代,讓我們一起以“網”為媒,“評”出中國精彩,一起緊握創新之筆,書寫“好評”精彩新篇章!(蘇曉萱)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