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百家 > 正文

            功勛模范丨他們,以勞動鑄就不凡

            勞動創造幸福,實干成就偉業。長期以來,各行各業涌現出一大批“誠實勞動、勤勉工作,銳意創新、敢為人先”的先進模范人物。

            他們奮斗在工廠、醫院、社區、鄉間……他們積極投身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實踐,與祖國同成長、與時代齊奮進,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不平凡的業績。

            艾愛國:“焊花”激揚初心不改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艾愛國在位于湖南湘潭的湖南華菱湘潭鋼鐵有限公司廠房內。新華社記者 薛宇舸 攝

            說到他的堅持不懈,他的親人會心疼無奈;談起他的無私培養,他的徒弟們會紅了眼眶;了解他的淡泊名利,人們都不由被他的平凡而偉大深深折服。

            他是“七一勛章”獲得者、湖南華菱湘潭鋼鐵有限公司焊接顧問艾愛國,秉持“做事情要做到極致、做工人要做到最好”的信念,在焊工崗位奉獻50多年。他憑借高超技能為我國冶金、礦山、機械、電力等行業攻克技術難關400多個。作為我國焊接領域“領軍人”,他傾心傳藝,在全國培養焊接技術人才600多名。

            石光銀:在毛烏素種下綠色夢

            石光銀在自己最早治理的“狼窩沙”林地里。新華社記者 劉瀟 攝

            他與荒沙堿灘不屈抗爭40多年,在毛烏素沙漠南緣營造一條長百余里的綠色長城,徹底改變“沙進人退”的惡劣環境;

            他還將治沙與致富相結合,創造“公司+農戶+基地”的新模式,幫助沙區群眾脫貧致富……

            他是“七一勛章”獲得者、治沙造林事業的模范代表石光銀。

            廷·巴特爾:扎根草原造福百姓

            廷·巴特爾在自家草場忙碌。新華社記者 劉磊 攝

            他投身邊疆牧區建設40多年,探索出保護生態、發展經濟、促進增收新路子;自掏腰包建起牛業扶貧公司,并承諾“公司賠了算我的,賺了都分給牧民”。

            他帶頭封育草場,當綠色發展的“排頭兵”,牧民學著“減羊增牛”,草原漸漸恢復“元氣”;無償傳授生態保護、科學養畜、算賬理財等經驗,發揮余熱,初心不改……

            他是“七一勛章”獲得者,內蒙古自治區阿巴嘎旗洪格爾高勒鎮薩如拉圖雅嘎查牧民、黨支部原書記廷·巴特爾。

            黃大發:絕壁鑿“天渠”壯志凌山河

            黃大發沿著修建在絕壁上的“大發渠”巡查。新華社記者 劉續 攝

            他帶領村民,歷時30余年,在懸崖絕壁上開鑿出一條主渠長7200米、支渠長2200米的“生命渠”;他用實干兌現誓言,為改善山區群眾用水條件、實現脫貧致富作出突出貢獻;他一心為民、埋頭苦干、百折不撓……

            他是“七一勛章”獲得者黃大發,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平正仡佬族鄉原草王壩村黨支部書記,被譽為“當代愚公”。

            黃寶妹:一輩子為民紡紗

            黃寶妹在家中翻看自己做紡織女工時的老照片。新華社記者 劉穎 攝

            她為實現“全國人民穿好衣”的夢想,勤勤懇懇干了一輩子,在平凡的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業績;

            她退休后堅持發光發熱,參與多地多個棉紡廠建設,積極服務居民群眾,參加上海市百老德育講師團,宣講勞模精神、宣講黨的優良傳統……

            她是“七一勛章”獲得者、新中國紡織工人的優秀代表黃寶妹。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