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關注 > 正文

            高校開螺螄粉學院 網友嬉稱:“有內味”的學校

            螺螄粉是廣西柳州的一道特色美食,因其味道聞起來“臭”,吃起來香而聞名遐邇。近日,廣西某高校要開螺螄粉學院話題迅速沖上熱搜,引發熱議,不少網友嬉稱這是“有內味”的學校,但又紛紛表示“排隊都想上”,妥妥的“真香”。去年,柳州已靠螺螄粉創造了70億+產值,截至目前,2020年袋裝螺螄粉產值即將突破100億元。有內涵、有顏值、有價值,螺螄粉受歡迎,產業發展持續向好,可見螺螄粉學院成立也是順勢而為,同學們就業前景光明。

            依托特色產品或產業成立學院、研究院,并不是什么新鮮事。早在2017年,湖北潛江開設小龍蝦學院,去年首批35名學生正式畢業,就業率100%,月薪過萬,未畢業的應屆畢業生也早早被用人單位預定;此外武漢商學院成立了“武漢熱干面”研究院,臺州成立了國內首個垃圾分類教學院,浙江農林大學成立全國首個竹學院,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成立葡萄酒學院......仔細分析不難看出,這些新成立的學院或研究院,要么是基于地方特色的發展需要,要么是基于自身的產業研究優勢,要么是滿足社會發展的迫切需求,是務實之舉,更是創新之舉,不僅要鼓勵,還要將其成功經驗予以推廣,讓優勢產業更專業,讓專業領域更科學,讓科學研究更好地助力地方發展,切實帶動就業,推動產業升級。

            這次網友們集體“調侃”螺螄粉學院,實際上字里行間流露出某種向往之情,說明在當前的情勢下,年輕人的就業觀發生了可喜的變化,對新興職業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在就業選擇上更加務實。據權威部門披露,2020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將達到874萬人,同比增加40萬,就業壓力可想而知。但大量新興職業的出現,又給畢業生們提供了很好的選擇,如果這個時候就業觀沒有及時更新,很可能會成為擇業的阻礙。實際上,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是動態變化的,人才在行業之間也是加速流動的。因此,高校在專業設置上不可能一成不變,要時刻關注并解決“供給”和“需求”之間的平衡問題,及時調整,跟上時代步伐。

            靜心思考,還會發現開設特色學院、研究院帶來高質量就業,促進產業發展,實際上還是對優質品牌的專業化研究和傳承,為各地傳承好“文化名片”,這張名片擦亮了,對當地的文化旅游也是一種很好的帶動,就我們個體的旅游經驗,到了一個地方,肯定首先想要嘗一嘗當地有名的美食,并捎帶一些送給親朋好友。想念那一口“老”味道,這就需要匠心和傳承,需要一代一代人去接力研究。很多網友吐糟傳統的味道淡了,呼吁要花大力氣保護好,但真見著有人實實在在破題行動時,又總喜歡抱著看客心態。說到底,大驚小怪全因社會發展太快,一驚一乍只賴自己沒跟上節拍,所以,請大家對于新事物還是多點鼓勵和支持,有時候“臭”不是真臭,香倒是真香。

            現在正是大學生朋友找工作的集中時期,不必太在意“面子”,多關注“里子”,尊崇本心,不用顧忌他人的眼光,更不必復刻別人的人生,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適腳穿鞋才行得了遠路,量體裁衣才撐得起氣質,這是一個憑實力說話的社會,只要敢闖會拼,就一定會有用武之地,闖出一片屬于自己的天空。就如同那首《少年》吟唱的那樣,希望每一個懷揣夢想的人,“種在心中信念絲毫未減,眼前這個少年,還是最初那張臉,面前再多艱險不退卻,Say never never give up,Like a fire!”

            本網評論員 伍佳佳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學院 螺螄粉 高校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