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關注 > 正文

            北京“家庭搖號”政策終于要來了 積分越高中簽機會越大

            呼吁多年的“家庭搖號”政策終于要來了!6月1日,北京發布《北京市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定(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北京市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定〉實施細則(修訂征求意見稿)》《關于一次性增發新能源小客車指標配置方案(征求意見稿)》三個文件,公開向社會征求意見。有關單位和各界人士可以在2020年6月30日前提出意見或建議。

            根據三個文件,北京計劃從明年開始,在以個人為單位參加普通指標搖號和新能源指標輪候配置方式的基礎上,增加以“無車家庭”為單位搖號和積分排序的指標配置方式。家庭總積分將作為搖號的中簽倍率,賦予單個“無車家庭”更高中簽機會,積分越高中簽機會越大。

            在新能源車方面,每年將有80%的指標向“無車家庭”優先配置。在今年8月,將一次性增發2萬個新能源小客車指標,全部向“無車家庭”配置。

            新增家庭配額

            增加以“無車家庭”為單位配置指標是此次方案的最大亮點。市交通委表示,隨著近年來申請指標人數不斷增多,個人普通指標搖號的平均中簽率持續走低、個人輪候新能源指標所需的時間不斷加長。有的家庭一輛車也沒有,全家人參與搖號卻長期無法獲得指標,而有的個人或家庭卻擁有多輛車。這種不平衡逐漸衍生出非法租售指標、通過婚姻登記有償轉移指標等行為。近年來社會各界關于調控政策的意見建議當中,反映此類問題最多,呼吁“以家庭為單位配置指標”的訴求最為集中。

            具體來看,“無車家庭”應當確定一名家庭主申請人,代表家庭參與指標配置。其他家庭申請人可以包括主申請人的配偶、子女和夫妻雙方父母,總數不應少于2人。

            在申請要求方面,主申請人應為北京戶籍或持北京市工作居住證或有北京市有效居住證且近五年連續在北京繳納社會保險和個人所得稅,名下無京牌車、有駕照;其他的家庭成員應為北京戶籍或持北京市工作居住證或有北京市有效居住證且近五年連續在北京繳納社會保險和個人所得稅,可以無駕照。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家庭成員中有多名成員符合作為家庭主申請人的條件,是可以組合成多個家庭來申請指標的。但以家庭為單位申請配置指標的過程中,家庭申請人及其配偶均不能同時再以其他形式申請配置指標;獲得指標后,所有家庭申請人十年內不得再以任何形式申請配置指標。家庭申請人如離異,且離異時原配偶名下已有本市登記的小客車的,則辦理配置指標申請登記時離異應當滿十年,2020年6月1日前已離異的除外。

            同時,北京也增加對個人申請更新指標數量的限制,同時放開名下多車的個人向符合條件的近親屬轉移登記車輛。即每人最多只能保留1個小客車指標。個人名下有2輛以上本市登記的小客車的,在辦理向配偶、父母、子女轉移登記車輛時,受讓方與車輛登記所有人的親屬關系存續期也需滿1年。

            市交通委解讀稱,此次政策優化方案提出限制一人名下多車的個人只能申請一個更新指標,主要是為了進一步增強社會公共資源分配的公平性。對于因歷史原因形成的嚴重“背戶”行為,公安部門近年來多次開展專項行動,通過依法撤銷車輛登記等措施進行治理。對于利用一人名下多車非法租售指標、通過婚姻登記有償轉移指標的行為,也將加強打擊。同時在車輛轉移登記環節設置親屬關系存續年限,是為有效打擊通過結婚登記買賣小客車指標的違法行為,維護小客車指標調控政策的嚴肅性。

            8月增發2萬個新能源指標

            相比于單位和個人通過搖號和輪候方式配置,家庭小客車配置指標通過積分排序方式配置。在普通指標配置時,通過家庭積分賦予“無車家庭”遠高于個人的中簽概率;在新能源指標配置時,除分配給單位和營運車的指標配額外,首先拿出80%的指標根據家庭積分高低向“無車家庭”優先配置。

            總體來說,作為一個家庭來申請時,家庭申請人越多,家庭總積分就越高,獲得指標的概率也更高。如一家三代8人參加搖號,中簽倍率是個人首次參加搖號中簽率的126倍,是主申請人個人參加搖號中簽率的25倍多;夫妻兩人小家庭參加搖號,中簽倍率是個人首次參加搖號中簽率的16倍,是主申請人個人參加搖號中簽率的3倍多。

            此外,為拉動消費、穩定經濟、切實增強市民的獲得感,北京市政府決定今年下半年一次性增發2萬個新能源小客車指標,全部向“無車家庭”配置。一次性增發指標配置工作計劃于8月啟動實施。具體配置辦法總體上與政策優化方案中關于按家庭積分排序配置新能源小客車指標的方案保持一致。根據征求意見修改完善后,將盡快啟動實施,讓2萬個“無車家庭”盡早受益。

            對于年度指標配額是否會有調整,市交通委表示,原則上對明年年度指標配額數量暫不做調整。關于中遠期調控思路,相關部門將結合北京城市總體規劃關于“按照控擁有、限使用、差別化的原則實施交通需求管理,到2035年小客車出行比例和車均出行強度降幅不小于30%”的要求,專項進行研究。

            多地促汽車消費

            “這次政策主要還是解決目前車牌緊缺的矛盾。同時也順應了國家對于汽車消費的支持,來擴大牌照的放量。也順應了對于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支持。”國泰君安汽車分析師石金漫告訴記者。

            今年以來,受疫情和汽車行業低迷的交加影響,汽車消費陷入低谷。今年一季度,中國汽車產銷量出現斷崖式下滑。中汽協數據顯示,一季度中國汽車銷量為367.2萬輛,同比下降42.4%。為促進汽車消費,國家相關部門和多地政府頻頻推出鼓勵汽車消費政策,部分地區汽車限購政策也開始松動。

            5月24日,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寧吉喆提到:“下一步將多措并舉促進消費回升,大力推動商品消費優化升級。進一步促進汽車消費和二手車流通,落實好新能源汽車購置相關的財稅支持政策,使居民行得更便捷。”

            縱覽各地政策,對北上廣等限購城市來說,主要聚焦于增加購車指標。國家發改委等23個部門在3月就曾發布實施意見,提出要促進汽車限購向引導使用政策轉變,鼓勵汽車限購地區適當增加汽車號牌限額。如廣州提出加快推進落實2019年6月明確的新增10萬個中小客車指標額度工作,并視情況研究推出新增指標。上海和天津也在5月20日發布措施,在今年分別新增非營業性客車額度4萬個、3.5萬個。

            近來,限購“松綁”與否也再次成為討論中心。石金漫認為:“牌照放開對于促進汽車消費肯定是有作用的,但之前交通運輸部也曾表示,由于交通擁堵、效率等方面問題暫時還不能完全放開。因此像此次北京推出增加‘家庭配額’這種比較創新的方式,也是在兩者之間尋找一種比較平衡的點。”

            此外,更多城市將購車補貼作為主要刺激措施。佛山在2月3日就打出“第一槍”,擬對消費者在當地注冊登記的汽車銷售企業購買“國六”標準排量汽車給予資金補助,根據購買新車、換車或一次性購買多輛客運、載貨汽車的不同給予2000-5000元的補助。后續珠海、長沙等地區也是對“國六”或本地產車型給予補貼,南昌、寧波、長春等地對本地購車上牌的給予每輛車一次性讓利,金額則在1000-6000不等。

            在新能源車方面,3月31日召開的國常會明確將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征購置稅政策延長2年,也是給汽車市場注入一針“強心劑”。

            對于“花樣”刺激,一位業內專家也告訴記者:“這對于促進消費和增強市場信心是非常有利的。尤其是對于國產項目,是更加利好的。此外,讓消費市場熱起來,還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培養才可以實現。從補貼來看,如何真正讓市場受益是至關重要的。在汽車需求量有限的條件下,提前透支只能造成后續增長乏力,因此從供給端發力,激勵車企的生產、研發和創新,或許也有一定效果。”

            隨著刺激政策逐步落地、疫情逐步好轉,車市也開始回暖。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4月中國汽車產銷實現了同比、環比增長,結束了連續21個月的下降態勢,目前已經基本確定了中國車市的V型反轉態勢。

            北京商報記者 陶鳳 王晨婷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北京搖號新政下中簽的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