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離島免稅購物政策7月1日迎來“史上最大”調整。在施行九年間不斷放開尺度的政策,有望促使中國消費者從“海外購物”轉到“海南購物”。
隨著中等收入群體的擴大,中國人近年來掀起境外消費潮。統計數據顯示,近三年中國每年出境旅游的人數在1億人次以上,境外消費(含境外旅游、醫療、留學)超過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國人“買買買”的熱情給世界留下深刻印象。
離島免稅購物政策或促這股熱潮改變流向,轉向海南自由貿易港。根據最新的離島免稅政策,海南離島旅客(包括島內居民旅客)每人每年累計免稅限額提至10萬元,取消單件商品8000元免稅限額規定,新增了酒類、電子消費產品等七大類免稅商品。
自2011年施行的海南離島免稅購物政策,歷經多次調整,從三亞一家店擴展至目前全島三地四家店,免稅限額從5000元到10萬元,商品品類從18類增至45大類。8年多來銷售額超過445億元,成海南國際旅游島的“金字招牌”。
6月1日,《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明確建設海南自貿港國際旅游消費中心,要求在2025年前,實行部分進口商品零關稅政策。
仍在全球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客觀加速了海外購物潮流的改向。“以前經常通過海外‘代購’買化妝品,現在國外形勢不好‘代購’幾乎都‘涼’了。三亞免稅店的貨品價格實惠。”得知化妝品單次限購由此前的12件放寬至30件,來自武漢的楊女士說,“來三亞‘購’就行”。
三亞國際免稅城方面透露,自2月底恢復營業以來,免稅品銷售額總體呈現逆勢上揚,其中6月份環比增長20%左右,相比去年同期則增長一倍以上。海關數據顯示,端午假期海南離島免稅銷售勢頭強勁。免稅品銷售件數、購物人數及銷售金額分別同比增長49.88%、34.62%、51.18%。
免稅購物將促進海南旅游人氣。海南大學旅游學院副院長謝祥項受訪時認為,此次政策新增免稅購物品類較好滿足了消費者的預期,能吸引具有較高消費能力和有強烈購物欲望的游客來海南。可以預見,此次政策調整對海南旅游業將有較好的帶動作用,直接帶來客源增長。
離島免稅的商品品類少、款式舊曾一度阻礙消費者的購買欲。中國旅游集團中免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中免集團三亞市內免稅店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高緒江說,受海關、物流等因素影響,過去一些商品款式和有稅市場相比確實有先后的問題。但此輪政策調整之后,制約的環節基本都打通,新款產品的免稅體驗時間會大大縮短。售價方面,有相當一部分產品在國際上有競爭力。
海南省要求免稅店加快實現免稅品與原產地在品牌、品種、價格上“三同步”,從細節上推動購物體驗便利化,提升免稅購物服務水平,把離島免稅政策用好用足。
目前海南的免稅店均由中免集團負責經營。此次調整政策明確,具有免稅品經銷資格的經營主體均可平等參與海南離島免稅經營。據悉,海南正在接觸國際免稅零售巨頭如杜福睿集團(Dufry)。新政公布后,海南國際經濟發展局聯系全球免稅業權威研究機構《Moodie Davitt Report》,借后者平臺向全球投資者發布海南自貿港免稅購物政策。
面對即將到來競爭局面,中免集團方面稱,希望國內免稅運營商能利用這個契機形成相互激勵和競爭的環境,為拉動海外消費回流作出更大的貢獻。該集團以近十年的海南離島免稅運營經驗,可在市場布局上發揮先發優勢,提升服務水平。
“這次調整對全國消費者來說是福利,不出國也能買到多樣化的便宜商品。”絲路研究院(海口)院長、復旦大學上海自貿區綜合研究院研究員張湧認為,中國人海外購物的能量巨大,當前受疫情影響只能通過跨境電商或者海南離島免稅購物來實現,升級版的離島免稅能起到“一箭多雕”的作用:有助于經濟復蘇,助力消費回流,對海南自貿港的人流、物流、資金流會有直接的帶動作用。(記者 王曉斌 王子謙)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海南離島免稅購物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