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到隱藏款的一瞬間,那爽感就像是中了100萬一樣!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小萌是一個普通的白領上班族,開始玩盲盒已經有將近兩年,據她說,自己每個月也就花個千把來塊錢買盲盒,總共買了差不多2萬元的盲盒,這個金額屬于圈內“很理性”的玩家,總共抽到過兩次限量隱藏款。
現(xiàn)在,這些盲盒背后的公司泡泡瑪特,已經遞交招股說明書,即將登錄港交所上市,而董事長王寧也曾公開表示,再過五年,泡泡瑪特會成為國內“最像迪士尼的一家企業(yè),擁有很多非常有價值的超級IP”。
這個口氣真的不小,但為了上市就拉個大公司做對標,也真是有點太隨意了。
為啥這么說呢?
01
作為國內潮玩的代表,泡泡瑪特表示自己是中國最大且增長最快的潮流玩具公司。
財報的數據也很亮眼,2017年年收入才1.58億,到2019年達到16.83億,凈利潤更是從一百多萬狂飆到4.5億:
毛利率也連續(xù)增長,達到64.8%之高,也就是說,59元一個的小盲盒,成本只要15塊錢,塑料小人堪比印鈔機。
這么賺錢的盲盒,最近三年才流行起來,在那之前,泡泡瑪特一直沒什么存在感。
泡泡瑪特2010年成立,當時在歐美匯商場開了第一家線下店,模仿的是香港潮玩超市LOG-ON的模式,出售新奇、有趣的文創(chuàng)產品、玩具和雜貨。
潮流這種東西,一定要有名氣有個性有特色才能火起來。泡泡瑪特當時只是一個潮玩超市,說白了就是賣貨渠道,跟其他的文具店動漫店精品店比起來,沒有什么特殊的地方,業(yè)績也逐漸出現(xiàn)虧損:
這樣下去可不行,必須要做出改變才能救活公司!
02
轉機出現(xiàn)在2016年。
創(chuàng)始人王寧和團隊在盤點上一年經營情況的時候發(fā)現(xiàn),一款名叫Sonny Angel 的日本IP玩具,銷售額竟然持續(xù)快速增長,并且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跟泡泡瑪特有了互動,甚至在微博上直接@王寧,分享自己玩Sonny Angel的感受。
隨后,王寧在微博上問用戶,還喜歡收集哪些玩具,許多人說“Molly娃娃”,泡泡瑪特火速和molly娃娃的設計師王信明(Kenny Wong)達成合作,成為Molly的大陸地區(qū)獨家授權經銷商及獨家授權生產廠商,這就是未來的主打產品。
光靠產品,還不能化腐朽為神奇,泡泡瑪特上了新的銷售模式,讓玩具變成了博彩!
泡泡瑪特的盲盒里面,不只是一整套系列的娃娃,還有數量稀少的隱藏款,這就是目標大獎,中一次獎,就是幾十倍的收益。幾十塊錢買來的小盒子拆開就變成兩三千的寶貝:
(泡泡瑪特的潘神圣誕隱藏款,原價59元,閑魚價2350元,狂漲39倍;Molly胡桃夾子王子隱藏款,原價59元,閑魚均價1350元,漲幅22倍。)
“隱藏款”是什么概念呢?
就是在這些盲盒中,有一些款式是最特別的,商品包裝上只印刷了大概率抽中的普通款,有的隱藏款會提前預熱,有的款式甚至在開賣之前都不會揭曉。
而抽中隱藏款的概率,非常小。一小盒有12個娃娃,一箱有12盒,據說1大箱才會有一個出現(xiàn)概率極低的隱藏款,如果直接從一箱中選,隱藏款出現(xiàn)的概率只有 1/144 ,有的款出現(xiàn)概率更低,比如的 Molly 西游金色特別款,出現(xiàn)概率僅為 1/720。
除了隱藏款,還會出限量款,前年最火爆的,就是泡泡瑪特和經典IP胡桃夾子合作推出的系列盲盒,全球限量發(fā)售 20000 套:
還有Molly香蕉宇航員、小畫家、海綿寶寶、十周年等大娃限定的,賣到五六千的不在少數。
就這樣,集齊全套+抽特殊款式的雙重刺激下,玩家要么不停的抽,要么砸下重金“端盒”,整箱整箱地買。
最初的一段時間,盲盒圈里出現(xiàn)過類似賭場“聽骰黨”的技術派玩家,依靠晃盒子、捏形狀、稱克重、辨包裝等方式,試圖在開盒之前挑選出隱藏款。泡泡瑪特很快從貼吧和門店處了解到這些“bug”,在普通款當中添加塑料片來統(tǒng)一克重干擾手感,包裝盒也保證了統(tǒng)一。
最終,要抽到隱藏還是得靠購買量堆起來。
03
現(xiàn)在,玩家圈子已經形成一個生態(tài),不僅僅是買盲盒來抽,下游還有三個產業(yè):
1、個性化改娃服務:
手工改出來的款式獨一無二,雖然不是廠商發(fā)布的限量版,但是足以滿足很多玩家追求“自己的娃娃最特別”的心理。一般的改娃師多數是有美術功底的年輕人,收費在幾十到幾百塊不等,根據難易程度而定。
2、娃娃周邊用品交易
除了改裝,日常維護也是需要的,有的玩家給好不容易抽到的隱藏款娃娃罩上外殼:
有的玩家會給自己的娃娃配上家具房子整套模型:
3、盲盒二手交易
對盲盒玩家來說,即使抽不到隱藏,集齊普通款全套的動力也很大,所以不管是直接賣錢還是不同款交換,盲盒的二手交易都很活躍。在名為“泡泡瑪特”的魚塘中,聚集了40155名玩家,人氣值多達73.6萬,年終閑魚統(tǒng)計數據,一年有超過30萬盲盒玩家在進行交易。
“二級市場火爆”,也被泡泡瑪特注意到。泡泡瑪特官方APP葩趣也推出了二手信息的模塊,玩家們可以在平臺上發(fā)交易和互動信息。
(微信群、閑魚、葩趣等平臺都聚滿了玩家)
04
盲盒的圈子在疫情后出現(xiàn)了頹勢,其實一些隱患早就出現(xiàn)了。
2019年7月,泡泡瑪特玩偶曾被曝甲醛超標:
隨后泡泡瑪特回應稱,所售產品符合國家規(guī)定,相關產品已送檢。
材料和質量之外,還有款式設計上的更新,一旦遇到缺少靈感的時候,設計師可能會“借鑒”別家的產品,爭議就大了:
今年2月8日,泡泡瑪特推出的Ayla動物時裝系列被指涉嫌抄襲紅社動漫玩具有限公司Dollchateau(娃娃城堡)品牌產品。產品圖片一對比就石錘了,泡泡瑪特馬上公告說要全部下架甚至召回。
這一召回,反而成就了所謂“絕版”,有“鬼才玩家”在二手平臺上加價銷售,翻了將近二十倍:
玩具設計師有時候也會成為隱患,此前Molly和畢奇設計師的一些“不合適”的言論一度給泡泡瑪特帶來大危機,只不過剛好那個時候另一個IP——FLUFFY HOUSE——的設計師言論實錘,所以泡泡瑪特就把這個設計全系列下架,看似壯士斷腕,實則是為Molly、畢奇擋刀。
畢竟,Molly去年就給泡泡瑪特貢獻了4.56億的收入,有內部人說“盡管泡泡瑪特拿下了很多IP,但其他99個加在一起,還沒有1個Molly賣得好”。支柱產品太重要,風險也就會變大。
05
Z世代玩東西,其實有些跟風,新鮮勁兒過后可能會出現(xiàn)退坑,盲目消費后甚至有人突然變成了極簡。
辦公室有四個姑娘都在玩Molly盲盒,其中一個最近已經想退坑了:“每次抽娃抽到雷款一看,二手只要一半價格,家里一群重復的雷款,看著就氣,打算低價處理一部分,新系列實在是有喜歡的就直接二手市場收娃了。抽盒心累!”
知乎上有絕望的網友提問:“如何讓老婆或者女朋友從泡泡瑪特退坑?”
這位網友不要太擔心,當年,小浣熊的水滸英雄卡,讓多少男孩立下不集齊108張不罷休的誓言,就算花光所有零花錢也不罷休。現(xiàn)在看看,也就那么回事兒。說不定過幾年,她就突然醒悟自己退了。
泡泡瑪特爆賺的來源是IP和模式,但這并不代表別家不能做同樣的生意。在Molly娃娃等盲盒火爆之下,同樣做潮玩的IP小站也推出了盲盒模式,做文創(chuàng)文具的九木雜物社也推出了盲盒產品:
而傳統(tǒng)的IP巨頭玩具巨頭們如迪士尼、樂高、哆啦A夢等,也都推出了盲盒產品,甚至谷歌這類科技公司也推出了安卓小人系列盲盒產品。
競爭對手虎視眈眈,自己家的ip熱度逐漸衰減,趁著營收高光時刻,上市讓資產膨脹才是正事,畢竟,這種一招鮮的公司在一個熱度隨時轉移的時代,真的不好持續(xù)啊。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yè)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fā)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盲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