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7月3日的34354立方米每秒到7月12日的19100立方米每秒,三峽水庫連續調減出庫流量。這一調度對武漢當前的水情會產生什么影響?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就此采訪市防辦專家。
市防辦專家組王懷清稱,三峽水庫連續調減是在為長江中下游防洪減壓。
在此前的采訪中,王懷清曾介紹,對于位于長江中下游的武漢來說,長江武漢段的防洪壓力主要來自于“上泄下頂兩邊灌”。上泄指的是長江上游的下泄流量;下頂指下游鄱陽湖對長江武漢段的頂托;兩邊灌,分別是漢江和洞庭湖方向的來水。其中,上游來水是武漢洪水量的主體。
“這里的上游來水主要就是指三峽水庫的下泄江水。”王懷清說,來水減少,長江武漢段的壓力會相應減輕。現在長江武漢段水位仍持續上漲,主要原因是“兩邊灌”的洞庭湖來水較猛、下游鄱陽湖水位較高頂托所致。
面對這一局面,三峽水庫及時調減流量是有效消減長江上游洪水進入武漢的方式。當然,這一舉措不僅針對武漢市,對整個長江中下游都有減輕防洪壓力的作用。
根據長江委最新會商,預計未來幾天,城陵磯附近江段仍有0.2米左右的漲幅,蓮花塘站水位將接近保證水位;漢口至大通江段仍有1米左右的漲幅,九江至湖口江段將超過保證水位。
為進一步減輕中下游防洪壓力,會商討論決定,減小三峽水庫出庫流量至19000立方米每秒,減小丹江口水庫下泄流量至500立方米每秒,后續將根據水雨情變化,滾動會商,及時優化調度方案。
(作者:黃師師)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