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為世界上的人口大國,有著自己的發展軌跡。此前聯合國作出預測,未來30年中國人口將減負明顯!
中國近年來發展迅猛,經濟文化多個領域取得非人的成績,這與我國人口基數大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世界上的發達國家同時都面臨著一個問題:人口老齡化。這個現象出現的原因,究其根本還是經濟社會過于發達造成的。同時還會出現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導致人口增長緩慢、人口基數下降等。據悉,聯合國專家作出預測,30年后中國人口數將會降幅明顯。這是為什么呢?
【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數量占總人口比例超過7%時,則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進入老齡化。】
經濟越發達,文明程度越高,老齡化越嚴重
中國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國,擁有14億的人口數量,分布在中國的各個區域。建國之初,本著人多力量大的原則,中國人口激增,導致出現眾多社會問題,20世紀70年代我國實行計劃生育,人口出生率持續下降,隨著經濟的發展,在1982年全國第三次人口普查數據表明,中國已經從年輕型人口轉向成年型,并向老齡化趨勢發展。
自2000年進入老齡化社會之后,我國老齡化程度持續加深。到2022年中國65歲以上的老人將占總人口的14%,實現向老齡化社會的轉變。所以有聯合國專家預測中國人口呈遞減趨勢發展。老齡化的出現將會帶來怎樣的社會問題?
為何我國人口會出現負增長?
改革開放之后,中國經濟發展迅猛,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隨著國家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結婚生育在新一代年輕人的思想中變得淡化。“丁克一族”的現象在全球都很盛行,隨著生活、工作壓力的增大使得現代的年輕人都不再選擇生育。隨著老齡化的不斷嚴重,同樣也出現了眾多問題,比如我國青年勞動力的大幅減少,這將不利于經濟的發展,預計在2020年我國勞動人口將可能下降到64%,這嚴重制約著經濟社會的發展。
同時還會使中國的勞動力成本變高,將使社會背負更大的經濟壓力,而在養老保險方面會加大投入力度,影響經濟的擴大再生產,預計在2030年我國的養老金將會在73249.54億元。占據經濟增長的一大部分。應該老齡化的加劇,我國做出的舉措。
面對此舉,中國做出的措施
應對人口降幅明顯,老齡化嚴重的社會現象,我國將建立一套完善的社會養老服務模式,同時將擴大老年人的社會貢獻影響力。同時我國已經放開二孩政策,多地甚至允許再婚夫妻再生育的政策,以此來促進人口增長。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