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日起,河北省跟進落實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試點工作正式啟動。通過帶量采購,首批25種中選藥品最低采購價平均降低52%,最高降低了96%,藥品價格明顯下降。一年過去了,目前,河北省經與相關生產企業協商談判,第二個采購周期已于今年7月1日實施,而早在此之前,河北省已經在全國首個落實第二批藥品集中采購。很多患者體會到了帶量采購帶來的藥費斷崖式下降。
以量換價,減輕群眾醫藥費用負擔35.59億元
“我服用的苯磺酸氨氯地平,帶量采購的同樣規格的國產藥只有4.16元/盒,每盒28片相當于每片一毛五,原來24.01元一盒,每盒只有7片,現在一盒藥的價錢和以前一片藥的價錢差不多了。”劉先生吃了十五年的氨氯地平片,帶量采購后,這款藥降幅約96%,省下不少藥錢。
藥費斷崖式下降,得益于河北省正在推行的一項“帶量采購”的新政策。這個新政策,是中國醫改宏圖中的一項,它的目標是讓部分原本價格昂貴又關系重大疾病治療的藥品以及臨床用量非常大的一些藥品的價格降下來。
去年7月1日,帶量采購在河北省落地,過去這一年,體會到藥費“懸崖式”下降的病人并不在少數,王先生是糖尿病并發癥患者,需要長期服用阿托伐他汀鈣片和硫酸氫氯吡格雷片兩種藥物,預防動脈硬化和血栓,2019年7月1日前,硫酸氫氯吡格雷片是91.7元一盒,帶量采購的僅為22.26元一盒,每盒藥7片,就相當于每片藥便宜了近10元,而阿托伐他汀鈣片原來42.77元一盒,現在6.6元一盒,降幅也不小。
記者從河北省醫保局獲悉,去年7月1日,河北省跟進落實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試點正式實施,到今年6月30日第一個采購周期結束。第一個采購周期全省共采購中選藥品6372.64萬盒,超過約定采購量241.22%,減輕群眾醫藥費用負擔35.59億元。
藥品再擴大!河北首個落實第二批藥品集中采購
藥品價格降低了,藥品質量會有保障嗎?中標藥品會不會遭遇“降價死”“中標死”?患者藥品費用減輕了,醫生會不會多開別的藥?……帶量采購政策剛實施時,不少患者對此表示擔憂。一年過去了,更多患者卻表示,期待更多的藥品納入帶量采購。采訪中不少還沒有享受到降價的市民也提出期望:“像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市場上可用的藥物種類非常多,患者往往需要多種藥物組合聯合治療,建議尊重患者的多元化用藥需求。”
今年1月中旬,國家醫療保障局開展了第二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工作,共有32個品種中選。為讓河北省患者盡早用上質優價宜的中選藥品,有效減輕群眾看病負擔,河北省從4月1日落實中選結果。集中采購和使用的范圍為全省所有公立醫療機構和軍隊醫療機構,醫保定點社會辦醫療機構、醫保定點零售藥店可自愿參加。
省醫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第二批集中采購32種藥品,覆蓋多個治療領域,其中有阿卡波糖、格列美脲等口服降糖藥物;奧美沙坦酯、坎地沙坦酯、吲達帕胺等高血壓用藥;治療罕見病肺動脈高壓的藥物安立生坦片,還有抗癌藥紫杉醇、替吉奧、阿比特龍;以及阿奇霉素、甲硝唑、克林霉素、莫西沙星、頭孢拉定等多個抗生素品種。
“一些老百姓的常用藥降價明顯,如阿卡波糖、格列美脲片價格分別降低了81.26%和95.73%,患者藥費負擔明顯減輕。”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河北省是全國第一個落實第二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中選結果的省份。據統計,河北省落實第二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年采購量約為4.38億支/片,32個中選品種平均降價幅度72.81%,預計年可節約醫藥費用3.9億元。
為保障本次集中采購中選藥品采購實施,省醫療保障局制定了三項保障措施:一是合同約定。醫療機構、中選生產企業、配送企業三方簽訂帶量購銷合同,中選企業必須按合同保證藥品供應。二是及時回款。合同簽訂后,醫保基金按合同約定采購金額的50%預付給醫療機構,作為醫療機構向企業支付藥品采購款的周轉金,專款專用,醫療機構從收貨驗收合格到付款給企業,不得超過30天。鼓勵有條件的統籌區醫保經辦機構與企業直接結算。通過及時回款,降低企業成本,保證生產。三是制度約束。會同有關部門建立了生產企業應急儲備、庫存和停產報告制度。對執行中不能保障藥品質量和數量等行為的,采取賠償、懲戒、退出、備選和應急保障等措施,確保藥品質量和供應,確保患者用藥安全。
價格再下降,確保質量依然不變
第二批藥品采購已經啟動,第一批帶量采購藥品的采購周期到期,河北省經與相關生產企業協商談判,第二個采購周期于今年7月1日實施。“這次藥品的價格還要再下降。”相關負責人舉例,第一個采購周期恩替卡韋(0.5mg*28片)由295元降低到了17.36元,降幅94%;第二個采購周期再次降低到了5.05元,降幅70.91%。
“關于大家關注的藥品質量問題,其實,不用太過擔心,中選藥品價格之所以大幅下降,其根本原因在于國家組織的藥品集中采購模式。”省醫保局相關負責人說,針對以往量價脫鉤、競爭不足、采購分散、政策不協同的特點,集中采購以全省公立醫療機構2018年度藥品總用量的60%估算中選藥品的采購基礎量,實行帶量采購、量價掛鉤、以量換價,這是對既往藥品集中采購制度的重大改革。
帶量采購是我國多年來藥品采購一直爭取達到的目標。“與不帶量的集中采購相比,帶量采購可以給藥品企業明確的銷售承諾和預期,從而可以給出更優惠的價格,讓患者獲得更多收益。”有專家指出,通過帶量采購以量換價,藥品費用的價格趨向合理,不僅減少了藥品購銷過程中的灰色空間,避免了“二次公關”、醫院“二次議價”等問題,還節省了大量的醫保資金,可以說對醫保、醫院、患者都是好事情。
根據權威部門調查資料,在藥品銷售價格中,生產企業的生產成本和合理利潤,僅占了較小的部分。因此,這些中選藥品價格大幅度下降后,擠掉的主要是銷售費用等“水分”,藥品生產企業“還是能賺錢的”,中標不影響企業發展。
據測算,25種續約藥品價格,在第一個采購周期平均下降63%的基礎上,第二個采購周期比第一個采購周期再次平均降低了23.9%。
多重保障,讓患者用上質優價廉的藥品
為加強我省集中采購工作科學化、制度化、精細化管理規范各地集中采購行為,日前,河北省醫療保障局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集中采購工作管理及有關問題的通知》,明確省醫療保障局對全省集中采購工作進行統籌規劃,避免集中采購工作中“地方打架”、“品種打架”問題的發生。全省各級醫療保障部門參加外省市組織集中采購、跨區域采購聯盟需提前報省醫療保障局審核。
省醫療保障局將加強對各地集中采購工作的業務指導,集中采購開展前要按規定時限公開發布采購文件,明確規則程序,明確約定采購量等采購信息,讓企業有明確銷售預期。集中采購規則設計要科學合理,尊重市場規律,不搞降價競賽,不唯低價中選。
集中采購中選結果實施后,各級醫療保障部門要對轄區內參加集中采購醫藥機構中選品種的采購情況、使用情況、配送情況等進行按月監測,出現中選品種使用進度緩慢,可替代藥品用量上升等情況,要及時對相關醫藥機構進行函詢約談,確保在采購周期內足額完成承諾的約定采購量。
“第二個采購周期續約工作注重總體設計,統籌考慮醫生、患者、生產企業、醫療機構各方訴求,科學規劃、平穩推進。”相關負責人介紹說,一是優先選擇原試點中選企業。在續約企業選擇上,本著契約精神,優先選擇原試點中選企業中愿意與河北省續約的企業。二是優先選擇擴圍中選最低價格。在續約價格選擇上,本著進一步減輕群眾醫藥費用的原則,優先選擇承諾以擴圍最低價供應河北的企業。三是“以價換量”合理分配采購量。為體現公平公正原則,對兩家企業共同續約的藥品,實行“以價定量”,按照兩家企業中選價格的比例,確定不同的約定采購量。四是鎖定比例確保落實采購量。對兩家企業共同續約的藥品,將根據“以價換量”確定的比例和約定采購量,在河北省藥采平臺上鎖定,醫療機構采購其中一家企業藥品,另一家企業藥品待采購數量會自動彈出,醫療機構只有同時按比例采購兩家企業的藥品,本次下單采購才能完成,醫療機構不能更改和調整比例。
而為確保醫療機構優先使用中選藥品,河北省醫療保障局會同有關部門建立了嚴格的監測和考核制度。一是在河北藥品集中采購平臺增加了監測功能,對各公立醫療機構實際采購數據、完成情況進行監測。醫院進什么藥,開了多少,一目了然。二是暢通中選藥品進院渠道,中選藥品直接進醫院,不需要經過醫院藥事委員會評審,不得以費用總控、藥占比等為由限制進院。三是對于不按規定采購、使用中選藥品的公立醫療機構,采取約談、通報等形式加強管理,并在醫保基金撥付、醫保定點資格納入、醫療機構等級評審、醫療機構負責人目標責任考核等方面予以懲戒。四是加強醫療行為監管,對于不按規定合理使用中選藥品的醫務人員,按照《處方管理辦法》等規定嚴肅處理。
河北省醫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目前,第二個周期采購工作平穩有序,各方反映良好。下一步,省醫療保障局將充分發揮搭平臺、促對接、保供應、強監管的作用,加強對中選藥品的采購、配送、使用、結算回款全過程的指導和監管,切實讓老百姓用上質優價宜的藥品。
(燕都融媒體記者 楊佳薇)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帶量采購藥品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