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地中小學、幼兒園陸續開始放暑假,小神獸“歸巢”回家了,而暑期安全成了家長最為關心的話題。7月29日,記者走訪了陜西省人民醫院發現,該院燒傷科收治的兒童燒傷、外傷比例相比放假前明顯增多。
燒傷整容科兒童病患接診量增加
陜西省人民醫院燒傷整容科主治醫師王本峰表示,近日接診兒童燙傷、顏面部的創傷病例有所增加,“燒傷科平均每天兒童接診量達20例左右,顏面部外傷每晚接診兒童達到10例左右,其中全身燒傷面積達20%以上的患兒有三個,正在住院治療,患兒的年齡基本在3到10歲之間。”
“我們前幾天接診了一位全身燒傷面積達25%的2歲患兒,家長在做飯沒有注意,孩子跑到廚房打翻了一鍋開水,造成了頸部以下軀干部的燙傷。”王本峰表示,兒童大面積燙傷的情況一般多于生活燙傷,假期孩子在家活動增多,增加了意外造成創傷的機會。
“絕大多數兒童傷害是可以規避和預防的。”王本峰說,要想預防兒童傷害,家長一定要做到有效看護和陪伴,一定要幫助孩子評估、識別和排除環境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并且主動正確地去使用兒童相關的安全用品。
“家長應該注意把危險物品盡量放在孩子夠不著或看不到的地方,在進入廚房時記得關門,最大程度上防止意外發生。”王本峰說。
不小心燒燙傷應該這樣處理
王本峰表示,如果孩子在家出現了小面積燒燙傷,家長可自行處理,進行涼水沖洗后可以用碘伏消毒,擦上百多邦或者紅霉素軟膏即可;如果傷口已經起水泡或者傷口較大,應第一時間用自來水沖、泡傷處,或者在傷口處蓋上一層紗布用冰塊直接冷敷,然后立即送醫就診。
“冷敷、冷水沖泡既可減輕疼痛,又能降低燒傷對皮膚的繼續損傷。”王本峰提醒,燒燙傷后不應著急脫去衣服,更不應用傷口上涂醬油、牙膏等“偏方”,甚至有色藥液也不能涂。“因為脫衣服容易把燙傷處皮膚蹭掉加深創面,而亂涂東西一是容易加深創面、增加患者痛苦,還會影響醫生對患者創面傷情的判斷。在清理創面時也增加了患者痛苦,延長換藥時間。”(記者 蘇靜萌)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