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關注 > 正文

            沙洋長湖水位降至警戒水位以下 生產生活正有序恢復

            在經歷連續26天超警戒洪水考驗后,7月31日6時,水位降至32.49米,退至32.50米警戒水位以下。洪水漸退,長湖沿岸各地一方面毫不松懈巡堤查險,一方面抓住時機組織生產自救,幫助群眾重建家園,盡快恢復生產生活秩序。

            在沙洋縣喬子湖、幸福垸等險段,百余名村民正巡查堤壩,排查險情。毛李鎮毀損護堤600米,將進行加高加固。后港、毛李等長湖沿岸鄉鎮抓緊時間組織勞力,修復40.85公里被水浸泡損壞的道路、橋梁等基礎設施。“水位雖降,但不能有絲毫懈怠,目前仍堅持24小時值班值守,加強研判分析。”沙洋縣長湖防汛抗旱分指揮部副指揮長吳道新說。

            “要清洗稻苗上的泥巴,增進陽光照射。”在沙洋縣后港鎮港口村,縣農業農村局總農藝師李士磊蹲在田里,叮囑村民陳丁鳳在水稻孕穗期追施氮肥保花。陳丁鳳在長湖邊種了6畝水稻,由于連降大雨,積水漫過地勢低洼的稻田。她正不知所措,沙洋縣組織農業專家,駐村對受災群眾進行技術指導。對于絕收的稻田,抓緊時間安排組織轉產,改種黃豆等經濟作物。水淹魚塘加快排澇消毒、設施恢復及補苗工作。

            群眾冷暖放在心上。隨著因災轉移的群眾陸續返回家中,沙洋縣安排黨員干部積極幫助受災群眾核災減災。對因災倒損民房,迅速派人重建修繕。鎮村干部還積極與保險部門對接核災工作,確保農田賠付及時到位。

            截至目前,沙洋長湖片區已完成魚塘補苗5841畝,補種晚稻7702畝,補投蝦苗2294畝,補種荸薺苗982畝,核驗1.9萬畝受災農田,生產生活正有序恢復。

            為確保大災之后無大疫,沙洋縣疾控中心工作人員對受災嚴重的居民房屋室內室外、畜禽圈舍及廁所進行消毒殺菌。截至目前,沙洋縣累計清除垃圾184.734噸,消殺面積28萬余平方米。(記者戴輝、通訊員蔡代明、李偉)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沙洋長湖水位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