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三峽集團獲悉,8月20日8時,長江2020年第5號洪水洪峰正式抵達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入庫流量高達75000立方米每秒,是三峽樞紐自2003年建庫以來遭遇的最大洪峰,三峽大壩已開啟11個泄洪孔洞。
按照最新防汛調度指令,三峽大壩出庫流量按49200立方米每秒下泄,削峰率達34.4%。本次洪水過程,刷新了三峽樞紐建庫以來的多項記錄:最大洪峰、最大下泄流量。此前,三峽樞紐迎來7萬量級以上的洪水僅有2場,分別為2010年70000立方米每秒、2012年的71200立方米每秒。
今年入汛以來,長江流域降水多、過程長、雨量大,流域總累計降水量超過1998年,居于有水文紀錄以來的第二。8月以來,嘉陵江、岷沱江流域接連發生兩次強降雨過程,岷江遭遇歷史最大值洪峰,嘉陵江、沱江均出現歷史排名靠前洪峰流量。上游洪水疊加進入三峽水庫,4號洪水6萬量級未停歇,僅隔5天,5號洪水7萬量級形成,兩場洪水銜接緊、峰值高、洪量大,防汛形勢十分嚴峻。
為有效迎戰大洪水,三峽集團嚴格執行水利部、長江委防汛調度指令,多措并舉,全力抗洪。
8月初明確極端降雨和大洪水形勢,提前一周預判雙6萬量級以上洪水,提前三天精準預報洪峰出現時間,提前24小時準確預報峰值。三峽水利樞紐提前預泄騰庫,庫水位降幅超過10米,預留出8成防洪庫容,做足戰前準備工作。充分運用上游水庫開展聯合調度,有效助力三峽水利樞紐攔蓄洪水:烏東德按每日水位1.5米升幅攔蓄,溪洛渡-向家壩梯級水庫聯動攔洪,預計減少下游洪量約20億立方米,大大減輕三峽樞紐防洪壓力。及時發布洪水預警并響應,加大聯合會商力度,加密信息發布頻次,增加現場值守人員,確保應急處置力量充足。
相較于1998年和2012年,長江流域已形成以三峽水庫為核心的長江流域聯合防洪調度體系,從上下游協調、控制風險的角度,統籌各水庫有序蓄泄,本輪洪水期間平均減少三峽樞紐入庫流量9000立方米每秒左右,相當于三峽水庫維持當前水位的情況下,降低了金沙江下游主要防汛站點重慶寸灘站水位2米左右,有力緩解了川渝河段的防洪壓力,凸顯了長江干流梯級水庫群聯合防洪能力。
2020入汛以來,三峽水利樞紐已成功應對9場30000立方米每秒以上量級洪水,次數位列建庫第二。5號洪水過后預計累計攔蓄洪量將超280億立方米,相當于2000個西湖水量,位列歷史第一。
三峽工程因根治長江水患而建,三峽集團因興建三峽工程而生。“做好防汛救災工作、提高抗御自然災害能力是三峽集團與生俱來的歷史使命和義不容辭的政治責任。”三峽集團總經理、防汛救災應急指揮部總指揮王琳表示。三峽集團將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抗御自然災害、做好防汛救災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充分認識當前防汛形勢的嚴峻性和做好今年防汛工作的重要意義,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繼續把防汛抗洪工作作為重大政治責任和當前頭等大事來抓,始終繃緊安全弦,切實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各項重點措施,壓緊壓實防汛責任,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嚴格執行水利部和長江委的調度指令,嚴陣以待,嚴防死守,確保梯級電站安全穩定運行,堅決打贏防汛抗洪搶險救災攻堅戰,有力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王菡娟 黃鈺凱)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三峽樞紐泄洪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