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關注 > 正文

            首屆“數字國際熊貓節”在眉山開幕 啟動一體化監測系統數字化平臺

            11月3日,首屆“數字國際熊貓節”在四川眉山市青神縣與“2020中國國際竹產業交易博覽會”聯合舉行開幕式,國際竹藤組織及成員國嘉賓、外國領館官員、專家學者和參展客商代表等400余人齊聚,專家學者們就竹產業發展、大熊貓保護、大熊貓國家公園、大熊貓超級IP等展開了研討、交流。

            據了解,大熊貓是中國對外開放交流的“和平使者”,四川是大熊貓科學發現地和現今分布中心,是保護大熊貓、維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完整性的重要區域,大熊貓棲息地面積、野生大熊貓種群數量、人工圈養大熊貓數量均為全國第一。

            大熊貓國家公園試點區橫跨四川、陜西、甘肅三省。其中,四川片區面積20177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74.36%,有野生大熊貓1227只,占國家公園內野生大熊貓總數的75.23%。

            首屆“數字國際熊貓節”以大熊貓文化為引領,以數字林草建設為載體,集生態保護、國際交流、開放合作、創意創新、綠色發展為一體,采取“線上為主、線下為輔”方式,通過網絡向公眾、向世界宣傳介紹四川以大熊貓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等系列重要生態、科技和文化成果。

            開幕儀式現場,發布和啟動了四川數字林草和熊貓保護“天空地人”一體化監測系統數字化平臺。該平臺整合了5G、物聯網、微波等先進技術,探索“資源數字化,數字流量化、流量價值化”生態數字經濟新模式,推動保護與社區協調發展,著力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大舉措。

            展臺上編織的可愛“熊貓”。 劉忠俊 攝

            展臺上編織的可愛“熊貓”。 劉忠俊 攝

            作為友好使者旅居境外的四川籍大熊貓有73只,分布在美國、日本、比利時等19個國家和中國港澳臺地區的26個動物園。它們為提升科研水平、促進物種保護和人文交流做出了重要貢獻。現場以網絡聯線方式探訪了旅居日本、法國、德國、丹麥等地的川籍大熊貓生活情況。

            據悉,2020年是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評估驗收之年,針對新冠肺炎疫情客觀形勢,2020年“中國(四川)大熊貓國際生態旅游節”更名為“數字國際熊貓節”,此前,“中國(四川)大熊貓國際生態旅游節”已連續成功舉辦了六屆。(記者 劉忠俊)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數字國際熊貓節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