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1日從太原海關獲悉,山西省首次商業化出口韓國的體外診斷用免疫球蛋白,首單出口額為500萬元(人民幣)。
本次出口韓國的體外診斷用免疫球蛋白,是山西瑞亞力科技公司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科技生物產品。
拿到通關單后,該公司總經理、中科院深圳技術研究院博士蘇少博告訴記者,經過五年發展,公司從進口體外診斷核心原料到出口核心原料,走出一條自主創新之路。“這對公司來說是一個里程碑時刻,我深刻感受到家鄉改變,感受到海關對我們的政策幫扶。”
山西省生物醫藥產業發展離不開國際合作。此前,省內部分核心原料,如菌株、毒株、細胞株、純化的抗原抗體、醫用標準質控品等都需從國外進口。隨著本土企業實現了核心原料出口,國際市場的開拓為山西生物制品企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近年來,太原海關持續對山西省高新生物科技企業提供政策扶持,幫助關鍵體外診斷核心原料,如葡萄糖氧化酶、谷氨酸脫氫酶的首次進口;幫扶實驗性小樣出口;組織開展物品風險評估;實現商業化出口。太原海關在嚴把國門生物安全風險的同時,發揮海關職能優勢,助力山西省高新生物科技企業發展壯大。
其中,太原海關所屬晉城海關在開展風險評估基礎上,創新特殊物品監管模式,實施出入境特殊物品檢驗檢疫改革,加強監管,為企業定制就近報檢、即報即檢、現場查驗、檢驗合格立即簽發通關單等便利化措施,優化衛生檢疫監管流程,縮短通關時間,實現了“口岸放行、平臺查驗、后續監管”。
據太原海關數據,該關審批山西省出入境特殊物品由2017年33批增長到2019年58批,年均增長近35%。
2020年前11個月,太原海關共審批山西省出入境特殊物品82批,包括生物制品企業核心原料、醫藥企業生物類制劑、疫苗企業的毒株菌株等,為山西省生物產業發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發揮積極作用。(楊靜)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體外診斷類生物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