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溫來襲,專攻5歲以下嬰幼兒的輪狀病毒“蠢蠢欲動”,從上周起南京市兒童醫院收治的輪狀病毒患兒陸續多了起來。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南京市兒童醫院 )消化內科主任醫師金玉教授提醒,輪狀病毒從每年的10月到次年2月份流行,全年有散發。寶寶突然出現嘔吐、發燒、腹瀉等癥狀一定要及時就醫。而接種疫苗是預防感染的有效方法。
上周起輪狀病毒患兒陸續增多
金玉教授介紹說,從臨床表現看今年的輪狀病毒從上周開始變得活躍,兩周前陸陸續續有患兒到醫院來就診。從往年的情況看,輪狀病毒流行的高峰一般是12月、1月,“今年降溫才剛剛開始,病毒流行高峰可能要推遲一個月左右。” 輪狀病毒是一種雙鏈RNA病毒,1973年在全世界首次被發現,因其形狀在電鏡下很像車輪樣的形狀,所以叫輪狀病毒,1978年國際病毒學正式為它命名。金玉教授解釋,輪狀病毒非常特殊,以感染嬰幼兒為主,主要引起消化道的病癥,包括嘔吐、腹瀉等,有些小朋友會出現脫水酸中毒的表現。 因為孩子的年齡不同,免疫功能不同,病癥的輕重也不一樣。有的很輕,自然感染病毒3—8天就康復了;有的小朋友可能持續時間會長一點,出現消化道癥狀長達兩周以上。對于免疫功能低的孩子來說,感染輪狀病毒可能會引發嚴重的并發癥。有時候病毒的毒素會造成神經系統的損害,孩子會出現驚厥,此外每年都有患兒出現心肌的改變,心肌酶的增高,肝酶的增高。
傳染性超強,年齡越小癥狀越重
金玉教授感慨,輪狀病毒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傳染性強、耐酸耐堿,高溫60℃不能把病毒殺滅,傳播的速度非??臁?ldquo;消化科的兒科醫生,如果家里有小朋友沒有接種過疫苗,在流行季節,非常容易傳染輪狀病毒。”感染輪狀病毒的小朋友,他們嘔吐的排泄物,如果沒有及時清理,氣溶膠散播到空氣中,其他孩子就有被傳染的風險。但是隨著氣溫的升高,病毒的傳染性又會下降,就如流感一樣。 目前來說,輪狀病毒攻擊的主要對象是5歲以下的小朋友,最易感染的群體是3歲以內,年齡越小感染后癥狀可能越重。感染主要場所是托幼機構。國際衛生組織的調查顯示,5歲以下的小朋友幾乎個個都感染過輪狀病毒。
接種疫苗是最有效的防范方式
目前臨床上還沒有抵抗輪狀病毒的特效藥,孩子感染病毒后只能通過補液和休養,靠自身免疫力對抗病毒。金玉教授指出,接種疫苗是最有效的防范方式。世界衛生組織把輪狀病毒納入全球應該進行病毒預防的疾病范疇,提倡不同國家根據自己的國情,進行免疫接種來預防。在我國,輪狀病毒疫苗接種屬于非計劃免疫的預防范疇。
金玉教授解釋道,輪狀病毒相對穩定,包括多個血清型。近幾年國內流行的主要是G1、G2、G3、G4、G9等類型,針對預防輪狀病毒的五價疫苗,囊括了最常見的幾個血清型,孩子接種以后,有效保護率達到95.5%,保護效力長達7年。一般來說,5歲之后感染的情況就很少了。到了小學,基本沒有輪狀病毒感染。 輪狀病毒的預防疫苗接種要求非常嚴格,是在寶寶出生以后的6周到8個月。這個時間段,共接種三次,寶寶通過口服滴劑完成接種。“接種窗口很短,所以我們一再提醒家長,一定要在有效的時間段帶寶寶去接種。”金玉教授提醒說,秋冬季節寶寶一旦出現發燒、嘔吐、腹瀉等情況,務必及時就診以免延誤病情。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蔡蘊琦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起輪狀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