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關注 > 正文

            多發性硬化從就診到確診平均時間超過兩年 為疾病復發與致殘埋下隱患

            2月的最后一天是國際罕見病日。作為罕見病之一,多發性硬化是一種復發性、致殘性的中樞神經系統自身免疫性疾病。最新調查顯示,患者首次發病到就診的平均時間超過一年,從就診到確診的平均時間超過兩年。

            這是在國際罕見病日前夕,中國罕見病聯盟、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等聯合發布《中國多發性硬化患者健康洞察藍皮書暨2021版中國多發性硬化患者生存質量報告》中披露的內容。

            “臨床上,仍有很多患者由于對疾病認識不足、經濟能力有限等原因,在緩解期中斷治療。”北京協和醫院神經科主任醫師徐雁介紹。此次調研顯示,大量患者在緩解期沒有進行治療,除復發住院患者外,定期隨診的患者不足一半,這都為疾病的復發與致殘埋下隱患。

            診療的進一步規范,需要醫生和患者的共同努力。北京協和醫院神經病學系主任崔麗英認為,多發性硬化易復發。如果患者能夠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并在疾病的緩解期進行規范化的疾病修正治療,將降低致殘的發生率,給患者帶來更好的預后。

            目前,已有兩款治療多發性硬化的創新藥被納入國家醫保目錄。盡管如此,疾病給患者帶來的負擔仍然較為沉重。調查顯示,在住院費用之外,有44.7%的患者每月平均花費的其他醫療費用超過9千元。

            徐雁等專家呼吁,希望有更多企業參與罕見病的藥物研發,為罕見病患者提供更多選擇;進一步通過醫保談判等方式,提升藥品的可及性。(記者林苗苗)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多發性硬化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