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關注 > 正文

            廣東推進珠三角水資源配置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設 水資源分布不均正改善

            2020年6月汛期期間,廣東部分市縣、特別是粵東揭陽市出現了嚴重旱情,部分水庫蓄水在死庫容以下,造成人畜飲水困難,需動用消防車為民眾送水,歷史罕見。

            去冬今春,韓江流域遭遇嚴重旱情,韓江上游最大水庫——總庫容20.35億立方米的福建棉花灘水庫,2021年2月9日8時降到離死水位只有1米,剩余可調節庫容不足3000萬立方米,導致廣東韓江下游地區供水安全形勢嚴峻。

            記者21日從廣東省水利廳獲悉,表面上看,該省水資源總量確屬豐沛,不僅擁有流量居全國第二的珠江,還享有臺風帶來的充沛降水,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1774毫米。但全省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時常導致廣東發生干旱缺水。

            水利專家表示,一方面,廣東每年臺風帶來的雨水都集中在汛期(4~9月),這一時期的降水量占全年總量8成左右,且大部分以洪水的形式流向大海??菟?10月至次年3月)雨水偏少,用水緊張。

            另一方面,廣東水資源稟賦與經濟社會發展布局不匹配的問題也很突出,空間分布也很不均衡。

            比如,珠三角東部聚集了廣州、深圳、東莞、惠州以及香港等經濟發達地區,是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區。作為支撐這一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水源——東江,以占全省18%的水資源總量,支撐28%的人口用水和48%的GDP,目前水資源開發利用率已達38.3%,逼近國際公認的40%的警戒線。

            同時,珠三角西部擁有水資源量僅次于長江的西江,其水量是東江的約10倍,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只有2.1%左右。

            廣東省水利廳有關負責人表示,破解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問題,必須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推進水資源集約安全利用。把水資源富裕地區的水量,合理調配到水資源貧乏地區共享,進一步優化水資源配置格局,提高供水保障率,實現綠色協調發展。

            目前,廣東為了解決其時常喊“渴”的問題,正在推進珠三角水資源配置、韓江高陂水利樞紐、韓江榕江練江三江水系連通、引韓濟饒供水、環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等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將構建水資源時空分布新格局,推進水資源集約安全利用,長期困擾廣東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的問題正逐漸改善。

            作為廣東四大江之一的韓江,被譽為粵東人民的母親河,是粵東地區最重要的飲用水源地。擔負粵東地區1800多萬人飲用水重任。

            記者了解到,為科學合理配置韓江水資源,優化水資源在時間與空間的布局,目前,在韓江流域正在建設高陂水利樞紐、韓江榕江練江水系連通和引韓濟饒供水等三大工程。

            其中,位于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高陂鎮上游約5公里處的韓江干流上的韓江高陂水利樞紐工程于2015年底動工,2021年1月13日下閘蓄水,可望于2021年底完成工程建設。該工程是一宗以防洪、供水為主,兼顧發電、航運及生態效益等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總庫容為3.656億立方米,總投資59.19億元。

            廣東省水利廳介紹,該工程建成后,通過上下游堤庫結合,可將韓江下游及三角洲的城市防洪標準大幅提升,保護范圍惠及梅州、揭陽、潮州、汕頭約850平方公里、人口約625萬人等;并通過樞紐的調蓄作用,將汛期攔蓄的水量,在枯水期控制下泄,可有效優化韓江水資源的時間分布,提高下游地區的供水保證率,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惠及人口約750萬人。

            作者 王堅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珠三角 水資源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