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關注 > 正文

            生態環境大為改善 山西長治沁縣發現瀕危鳥類灰頭麥雞

            記者26日從山西省長治市沁縣人民政府獲悉,十余只灰頭麥雞日出現于沁縣瘦西湖濕地,這是該地首次發現瀕危鳥類灰頭麥雞。

            年,沁縣生態環境大為改善,水環境質量呈逐步向好態勢,“天藍、地綠、水清、宜居、宜游”正成為沁縣的標簽。

            據介紹,灰頭麥雞外形十分漂亮,長長的嘴呈黃色,雙眼又圓又亮,嘴尖有一抹黑色;身上羽毛呈灰褐色,雙翼翼尖呈黑色,翼下及腹下羽毛潔白;雙腿修長,亦為黃色。黃色的腳和飛行時翅膀上的白色三角形成為它們顯著的特征。

            灰頭麥雞屬于候鳥,以蚯蚓、昆蟲、螺類等為食,常活動于生態環境較好的湖畔、沼澤地、草地等開闊地帶,分布于歐亞大陸、非洲北部等地。在中國,該鳥類繁殖于東北地區以及江蘇、福建一帶,越冬于廣東和云南等地。工作人員稱,這是自2020年冬天在沁縣西湖水庫水域發現白色斑嘴鴨及數千只野鴨棲息越冬之后的又一次發現。

            公開資料顯示,灰頭麥雞已被列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年來,當地縣委、縣政府一直致力于生態建設,將保護濕地作為重點工作。良好的生態環境吸引越來越多的鳥類到沁縣棲息。(高雨晴 張文舉)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瀕危鳥類 灰頭麥雞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