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南昌航空大學(前湖校區)教職工宿舍6個單元樓正在火熱施工。幾個月后,這里將有6臺加裝電梯投入使用。
南昌航空大學教職工宿舍是一個縮影——自2019年11月南昌印發《南昌市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后,南昌正逐步加快既有住宅加裝電梯步伐。截至目前,南昌加裝電梯累計受理申請數102臺,其中審批通過89臺,35臺正在施工,累計共25臺完工,許多家庭享受到了加裝電梯帶來的便利。
不過,記者通過走訪多個小區調查發現,在實際推進過程中,居民遇到一些難題亟待解決,比如政府扶持力度不夠、牽頭力度不足、審批程序復雜等等。
《意見》正式實施后 “跑申請”順暢了許多
南昌市東湖區彭家橋街道湖濱南路社區內省社科院宿舍屬老舊小區,這里的居民以老年人居多,很多住在樓層高的老人面臨著“上下”困難。
2018年,時年81歲的7棟3單元住戶吳海十分迫切地想要給小區加裝電梯。但由于當年南昌市還未出臺相關政策,在申請過程中,吳海遭遇重重阻力。吳海告訴記者,起初,他就是“摸著石頭過河”,看別的小區加裝電梯需要辦理哪些手續,挨家挨戶找鄰居溝通簽字,跑城建部門咨詢政策,始終未有實質性進展。
上海三菱電梯有限公司江西分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2018年公司開始接手社科院宿舍加裝電梯事宜,前前后后跑審批,花去了大量時間。“我們是看著吳老從81歲跑到84歲。”
既有住宅加裝電梯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事關百姓幸福生活。據了解,為改善老年群體的居住環境,2019年11月,南昌出臺《南昌市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工作的實施意見》,《意見》明確了從“統一意見-編制方案-公示公知-簽訂協議-安全鑒定-施工圖設計-聯合審批-施工監管-竣工驗收-運行維護”的實施程序,明確各職能部門的指導和監督職責。《意見》正式實施后,吳海稱,“跑申請”順暢了許多。
記者從東湖區城建局了解到,去年該單元的業主在征得13戶居民的全部同意后提出了“加裝電梯”申請,區城建局幫助協調相關部門進行聯合審批,去年11月電梯企業進場施工,今年年初開始運行。
吳海告訴記者,省社科院宿舍院子里有五六個單元的居民想要加裝電梯,需求很大。“社區要摸底,哪些能裝哪些不能裝,要做好登記。建議在社區服務中心設置加裝電梯咨詢窗口,統一收集群眾意見。”
政策落地入民心“加裝電梯的便利真是太多了”
2020年底,南昌市西湖區人民檢察院宿舍樓加裝電梯完工的時候,參觀的人很多。藏身老城區巷子里,老宿舍樓只有八層高,外立面歷經滄桑。
“其實早在六七年前,業主心中就已經萌生加裝電梯的念頭,2019年終于等來政策,2021年初電梯入戶。”檢察院宿舍樓業主代表季先生表示,“我們是西湖區第一家加裝電梯的,當時也是摸著石頭過河,沒有任何參考物,但西湖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下稱西湖區住建局)工作人員一直在幫助我們,我們確實也比較感動。”
2019年年底組織業主開會,業主們自愿表決加裝電梯的意愿,2020年4月遞交完整的申請材料,一個星期就審批下來了。材料交到西湖區住建局,審批中涉及的部門都是區住建局組織聯系的,不需要業主多跑路。2020年7月,電梯開始施工,12月份完工。
“我今年59歲,還算是宿舍樓里年輕的,年紀大的都80多歲了,加裝電梯的便利,真是太多了。”
記者與業主代表乘坐電梯前往8樓時,正從家門出來坐電梯的業委會主任對區住建局工作人員豎起大拇指,她表示,區住建局工作人員真的很給力,在加裝電梯這一塊給他們很大幫助。
“一個窗口”一站式服務亟需鋪開將民生事辦成暖心事
前人栽樹,后人乘涼。用實際行動摸索,且已成功加裝電梯的住宅樓,是鮮活的例子,有可以借鑒的經驗。而正在施工的單元樓,對觀望者更是一種沖擊。
3月24日,南昌航空大學(前湖校區)教職工宿舍6個單元樓正在火熱施工。業主代表告訴記者,學校領導對該項政策非常支持,政策對退休職工而言是一項重大利好,但前期審批跑了很多部門,花費了較多精力,因職工宿舍業主均為同事關系,所以民意統一這一塊的思想工作比較順利。
業主代表還告訴記者,很多事情都是學校幫忙跑的,相比其他小區住戶,有一定的優勢,紅谷灘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下稱紅谷灘區住建局)也給予了很多指導,但他建議,“一個窗口”一站式服務亟需鋪開,普通百姓對很多部門不熟悉,跑起來比較困難,同時希望辦公人員能夠提升服務水平,能夠將民生事辦成暖心事。
紅谷灘區住建局工作人員表示,紅谷灘區已開啟一窗辦理服務,業主將申請材料準備齊全交到窗口,10個工作日會出審批意見,有意愿的業主可上報社區,社區會盡全力幫忙協調。
加裝電梯后期維護怎么管?物業需制定相應方案
記者通過走訪紅谷灘區萬達星城、紅谷世紀花園、銀燕銘園小區了解到,萬達星城2棟1單元目前正在進行聯合審批;紅谷世紀花園小區D區15棟2單元完成了簽名,初步定了電梯企業;銀燕銘園2棟2單元小區業主代表完成簽名,還在對電梯企業摸底。
從居民的反饋來看,前期征求意見中,不支持的原因大致是采光、噪音、安裝費、后期維護費、申報手續復雜等等,困難大部分是低層反對、費用分攤比例、管理主體難確定。
萬達星城居民告訴記者,“我們單元大部分人都想加裝電梯,苦于沒牽頭人,沒選業主代表,工作難開展,希望物業出面協調溝通。”南昌廣立電梯工程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涂堃也表示,后期電梯建成后暫時落不了戶,沒有業委會,還在跟物業協商,或者由我們代管。”據了解,審批順利的話,預計今年4月中下旬可以開始施工。
該小區物業(碧桂園物業公司)經理彭小軍告訴記者,等小區第一臺電梯建好后,后期管理、電梯耗電量、日常維護、清潔都會進行合理測算。目前沒有具體方案出來。
去年11月24日,紅谷世紀花園業主代表姜云艷就開始做市場調查,跑電梯企業,考察鋼結構、外包材料等等,要保證電梯質量。“我們從20多個電梯公司層層篩選,這些工作很繁雜。包括要做到不擋光,很多因素要考慮進去。”
姜云艷告訴記者,后期電梯管理想交給物業,但怎么管也要制定相應的方案,包括規章制度、收費標準等等。
意見建議
1.社區作為上傳下達的載體,需更加壓實主體責任,各個有需求的社區建議開設既有住宅加裝電梯窗口,以解決最基本的咨詢問題,且建議各縣區住建部門將審批流程以及材料樣本下發至各社區,方便居民咨詢;
2.對于加裝電梯出資比例這一專業問題,建議依據科學計算方式,提供一種或者幾種出資辦法來供居民參考;
3.建議已錄庫的21家電梯企業,公示能提供哪些代辦服務,以及相關費用;
4.每臺電梯需培訓一個電梯安全員,建議省市監局組織安全管理員培訓,需考試,電梯每半個月檢查一次,相關事宜需安全員對接;
5、作為電梯企業,希望政府能出臺企業稅收優惠或者其他方面的優惠政策,這樣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節省居民投入成本。
6、希望政府能加大補貼力度,吸引社會資本參與進來,緩解業主的資金壓力。
張麗云、萬思、信息日報/信息日報客戶端記者黃玉龍/文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