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新疆艾比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一人多高的蘆葦蕩向遠處延伸,放眼可見胡楊、梭梭與紅柳,湖面波光粼粼、水鳥嬉戲。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對我們來說,保護好來之不易的濕地,就是保護家園、保護地球。”新疆艾比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局科研宣教科科長齊明功說,眼下是防火關鍵期,管護人員有針對性地加大了濕地巡線管護力度。
布力布力·吐斯甫汗像往常一樣騎著摩托車在石子路上巡護,自2017年成為艾比湖管護員后,守護好眼前的風景就成了他工作的全部。
艾比湖是新疆最大的咸水湖,位于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縣縣城以北35公里處,面積曾達1200平方公里,是天山北坡地區的天然綠色屏障。
2015年前,布力布力的家在現在艾比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緩沖區及核心區的交會地帶。在60平方米的土塊房中結婚后,他和周圍50多戶牧民過著放牧生活。“周圍的草越來越少,裸露的地方越來越多,一刮風就會起沙塵暴。”艾比湖鄰近“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的阿拉山口,最嚴重時,這里每年的沙塵天氣超過100天。
齊明功告訴記者:“長期以來,艾比湖周邊人畜頻繁活動、地下水過度開采,流入艾比湖湖區的水量持續減少,湖面逐漸萎縮,最小時縮減至362平方公里。”
生態保護,迫在眉睫。2000年,艾比湖濕地批準成立省級自然保護區;2007年,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近年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大力實施艾比湖生態恢復和治理工程,堅持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加強了對艾比湖流域用水的統一管理,建設了大型水庫為艾比湖補水增水。嚴禁人畜進入,實施節水灌溉、退沙還草、退耕還林等工程,提升了植被覆蓋率。
2015年,保護區管理局啟動生態移民計劃后,包括布力布力一家在內的牧民們搬遷到了40公里外的阿拉山口市生活。
“從濕地保護區搬遷出來是對的。湖面一年比一年寬闊,而我們從土房搬進樓房,孩子就近上學,妻子有了工作,一家人的生活越來越好。”布力布力說,曾經老屋所在處已變成一片充滿生機的胡楊林,植物一年比一年多,以前少見的天鵝、馬鹿、鵝喉羚羊等野生動物也變多了。
“通過多年持續有效的治理,艾比湖的生態環境有了明顯改善。”齊明功說,“目前,艾比湖水域面積基本穩定在600平方公里,退化的勢頭得到了有效緩解。不斷擴大的湖濱濕地面積和植被覆蓋率,讓這里成為野生動植物的天堂。以前刮起來遮天蔽日的風沙得到了明顯改善。”
現在,艾比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野生植物66科281屬579種;有脊椎動物327種,鳥類種類從保護區建立初期的111種增加到267種,觀測鳥類總量超過200萬只,已成為新疆鳥類重要的棲息地和中轉站。
“我會努力保護好這片濕地。”曾經的牧羊人、如今的管護員布力布力目光堅定。
本報記者 馬呈忠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