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甲亢22年的趙先生(化姓)怎么也想不到,如今又患上了甲減。一個月前,他突發暈厥數分鐘后醒來,家屬懷疑是冠心病,就診后卻排除。誰知回到家以后,趙先生反復出現了胸悶、頭暈、嗜睡、乏力等癥狀,而且愈發嚴重。他又來到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院內分泌科就診,最終發現,這一系列的癥狀跟冠心病沒有關系,竟是因此前未曾重視的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導致!
原來,趙先生在15歲那年就已經患上甲亢,3年前因為發現體重逐年增加到醫院檢查發現患上了甲減,但他并沒有引起重視。直到這次因為出現疑似冠心病的癥狀就診,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李婉媚才揭開了真正的病因——甲狀腺功能減退癥。
在及時治療下,趙先生的癥狀在一周后便已明顯緩解,得以出院。不到一個月后門診復查血脂、心肌酶等恢復正常,甲功復查明顯改善,水腫明顯緩解,體重減輕了10公斤。李婉媚解釋,體重減輕可以說是病情好轉的一個肉眼可見的指標,是由于甲減患者黏液性水腫得到了控制。
為什么甲減會被誤認為“冠心病”?李婉媚指出,甲減的初期癥狀比較隱匿,有的病人并不會出現典型的怕冷、便秘等表現,而是因為易疲勞、不明原因體重增加、嗜睡、月經異常、關節疼痛、胸悶等癥狀就診,檢查往往發現高脂血癥、(心)肌酶升高,容易誤診為“冠心病”。她提醒,當患者出現心血管系統的臨床表現而常規治療效果不理想時,應該考慮是否存在甲狀腺功能的異常。
目前甲減的診斷主要通過患者的癥狀、體征和甲狀腺功能檢查來評估。李婉媚介紹,典型的甲減患者會出現怕冷、便秘、少汗、體重增加、嗜睡、乏力等癥狀,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也有不少患者可能并沒有這些典型癥狀,所以要結合甲功結果進行診斷。
在治療上,藥物主要使用左旋甲狀腺素片治療。“一般只要引起甲減的原因不能糾正,患者就需要終身使用藥物補充或替代治療,一旦減量或停藥,甲減癥狀就會再次出現或加重。”李婉媚提醒,在補充替代過程中,必須從小劑量開始,通過觀察臨床癥狀、定期復查甲功,逐步調整藥物劑量,直至達到個體所需的合適水平。(全媒體記者張青梅通訊員廖溫勃)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