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關注 > 正文

            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工作引關注 網絡沉迷與家庭教育息息相關

            6月1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開始實施,條文從原來的72條增加到了132條,“網絡保護”作為單獨的一章出現。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智能手機與無線網絡普及,公眾對手機、電腦等電子設備的依賴性越來越強,很多人都在不同程度上出現了網絡沉迷問題,這點在未成年人身上表現得尤為突出。互聯網信息紛繁復雜,未成年人辨別能力不強,自控能力差,缺乏自我保護能力,很容易被網絡上的不良信息侵害。過度上網,沉迷網絡,不僅會影響未成年人的學習成績,還會影響他們的健康成長。因此,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工作也引發了社會高度關注。

            網絡沉迷與家庭教育息息相關。未成年人沉迷網絡世界,其中一個原因是他們在現實生活中缺乏人際交流,所以會在虛擬世界中尋求認同感與成就感。長此以往,他們的情感會與現實世界脫節,這會給他們的學習、生活與人際交往帶來障礙。防止未成年人網絡沉迷,應該從家庭教育環節做起,家長應該多陪伴孩子、欣賞孩子,鼓勵孩子參與對身心有益的活動,幫助孩子理解網絡世界與現實世界的不同。做好家庭教育,可以幫助孩子養成健康積極、陽光向上的心態,有助于他們抵御網絡世界的誘惑。

            未成年人生活在網絡時代,被稱為“網絡原住民”。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20年9月發布的第46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20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為9.40億,其中10周歲以下和10周歲到19周歲的網民總數合計占18.3%,未成年人已經是參與網絡的重要群體。未成年人通過網絡溝通交流、了解資訊、查找學習資料等,已經成為一種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因此,讓他們完全脫離網絡,在當下這個互聯網時代很難做到。家長和學校引導未成年人文明上網、綠色上網,合理把控未成年人上網時間,也是做好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的關鍵。

            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工作,不是任何一方能夠獨立完成的,需要家長、學校和社會各界的合力。家長要正確引導孩子使用網絡,合理控制孩子的上網時間,避免未成年人手機成癮。此外,家長也要以身作則,避免長時間在孩子面前玩手機。如果家長都不能抵御網絡的誘惑,孩子怎么可能做到?

            學校應該與家長建立溝通機制,科學合理地進行手機管理等工作,幫助未成年人擺脫對手機和網絡的依賴。與此同時,學校還應提供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幫助未成年人在真實世界中獲得成就感與滿足感,釋放青春活力。

            企業也應該積極承擔未成年人網絡保護責任,推動網絡防沉迷工作的進行。2019年3月28日,國家網信辦指導組織3家短視頻平臺試點上線青少年防沉迷系統,截至2019年10月,國內已有53家網絡直播和視頻平臺上線“青少年模式”。在該模式下,彈幕評論、私信聊天、充值打賞等功能被關閉,僅推薦適合孩子觀看的內容,這對于未成年人網絡保護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郭妍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網絡沉迷 未成年人 手機 網絡 家庭教育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