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12345未成年人保護熱線今起正式開通。該熱線與12345市民服務熱線共用一個平臺,實行“一號對外”服務,將為全市303.3萬未成年人撐起一把“保護傘”。
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今起施行。經市政府批準,北京市未成年人保護委員會辦公室已由團市委調整至市委社會工委市民政局。根據《未成年人保護法》關于開通未成年人保護熱線的相關規定,市委社會工委市民政局與市政務局、12345市民熱線服務中心合作建立了北京市未成年人保護熱線。
北京市未成年人保護熱線號碼為12345,與12345市民服務熱線共用一個平臺,實行“一號對外”,方便廣大市民群眾識記和使用,便于第一時間能夠聽取、回應和解決兒童訴求,著力解決兒童問題訴求發現難、報告難、干預難、聯動難和監督難的問題,積極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
市委社會工委委員、市民政局副局長李紅兵介紹,這條熱線主要受理未成年人保護政策法規咨詢服務,心理疏導、情緒撫慰等服務,個案幫扶與轉介服務,未成年人生活困難求助受理,侵害未成年人權益事件線索以及其他涉及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情形。熱線的開通,拓寬了未成年人及其監護人反映訴求的渠道,為全市未成年人撐起了一把“保護傘”。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告,北京市常住人口為2189.3萬人,其中0-18歲的未成年人為303.3萬人,占13.8%。李紅兵介紹,全市各類困境未成年人超過2.4萬名,這些未成年人面臨家庭監護缺失、無力監護或監護不當的情況時有發生,甚至面臨遺棄、性侵、虐待、暴力傷害和其他不法傷害的高風險。
據了解,未成年人由于生理和心智特點,是典型的弱勢群體,面臨風險和不確定性多、自我保護意識和維權能力弱、對外發聲能力弱。為做好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工作,本市將以未成年人保護熱線為紐帶,構建“監測預防、強制報告、應急處置、評估幫扶、監護干預”五位一體的未成年人保護綜合服務體系。同時,建立熱線輔助支持系統,逐步開發微信公眾號和手機APP客戶端等,完善熱線受理途徑和形式,為全市兒童提供更加有力、高效的維權和幫扶服務。
未成年人保護熱線將實行受理事項“分級處置”機制,熱線受理的緊急類報警求助、投訴和舉報信息,將轉110報警平臺、120急救平臺受理處置。未成年人保護熱線移轉公安部門110報警平臺、120急救平臺受理處置有關遺棄、性侵、虐待、家庭暴力以及其他不法傷害類的緊急類事項,將由區級民政部門及相關專家團隊,配合民警出現場或應其請求跟進,提供應急處置、應急評估等專業支持或臨時庇護照料服務指導,并配合司法部門做好后續涉法涉訴相關工作。
(原標題:12345未成年人保護熱線開通 與市民服務熱線共平臺 為全市303萬未成年人撐起保護傘)
記者 王琪鵬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