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關注 > 正文

            兒童青少年眼健康引關注 不同年齡段這些體檢項目不可少

            眼睛是我們了解世界、接收信息最主要的途徑,擁有一雙明亮的眼睛,將使孩子們受益終身。年來,兒童青少年的視防控工作已經成為社會各界的關注熱點,隨著防控工作的開展,0~6歲兒童的眼健康也更加被重視起來。

            南京市婦幼保健院兒童眼保健門診童梅玲主任醫師表示,視的發展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很多危險因素的疊加積累造成的。兒童眼健康不是只有視,還有遠視、散光等屈光方面的問題,還有很多先天、遺傳、發育、全身其他疾病引起的眼病等。因此,保護視力不能到了幼兒園或小學階段才開始,要做到“保護視力,從小做起”,從孩子出生后即開始做好眼保健,定期到醫院進行眼及視力相關的體檢。那么,關于兒童視力保健,家長應該做些什么呢?

            不同年齡段這些體檢項目不可少

            出生體重低于2000g或孕周小于32周的寶寶,需要在出生后4周開始進行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篩查。并且遵醫囑定期復查,直至視網膜發育完全。

            足月寶寶長大到1個月了,就需要進行首次眼病篩查,這是正常新生兒第一次重要的眼及視力篩查。需要進行的檢查有:視覺行為(光照反射)、眼外觀(眼瞼、結膜、角膜、瞳孔、虹膜)、瞳孔對光反射、紅光反射、視力檢查(視動眼震檢查)等。

            當寶寶6月齡體檢時,就需要做眼及視力篩查,包括眼外觀、屈光篩查、眼位檢查、紅光反射檢查等。

            當寶寶8月齡、1周歲、1歲半、2歲、2歲半、3歲時,都需要再次進行6月齡同樣的檢查項目。

            當寶寶4周歲了,體檢的項目就需要在6月齡~3歲的基礎上,增加普通視力表檢查、色覺檢查和立體視。

            專家表示,在這一系列的體檢中,寶寶需要排除的疾病有白瞳征(先天白內障、原始玻璃體增生癥、視網膜母細胞瘤等)、斜視、屈光不正(遠視、視、散光)、弱視、視功能異常等。一旦發現了可疑情況,就需要在眼科醫生的建議下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和治療。

            這些孩子眼保健方式,父母在家也能做

            2周歲以內兒童不建議使用電子產品(包括電視、電腦、手機、游戲機等),2歲以上兒童,每天電子產品使用時間不超1小時,且年齡越小,時間越少。非學目的電子產品使用時間單次不超過15分鐘,一天累積不超過1小時。使用電子產品學30-40分鐘后,自覺休息遠眺放松10分鐘。

            讀書寫字做到“一拳、一尺、一寸”,同時需要保證充足的光線,尤其在書寫時,需要在左前方增加臺燈照明,最好是無頻閃的暖白光。

            每天戶外接觸自然光不少于1小時,并且最好分成幾次戶外活動。自然光照射下,瞳孔會縮小,景深增加,眼睛看東西也會更加輕松;戶外活動時我們看遠看,眼睛焦點也在不斷切換,因此眼睛就可以得到一種放松;在紫外線的作用下人體會分泌多巴胺,可以起到預防視的作用。

            與眼睛發育關系密切的營養素: 維生素中有A、B_1、B_2、D;礦物質有鈣、鐵、銅、硒、鋅;食物有米、面、蔬菜、水果、大豆類、雞蛋、動物肝、瘦肉。因此,在飲食中單純補充某一營養素是不夠的,應避免吃糖過多,防止高糖飲食,應該衡營養,不偏食,多吃魚類、水果、綠色蔬菜等有益于視力健康的營養膳食。

            充足的睡眠對視力發育也是有好處的,1-3歲幼兒為11-14個小時,3-6歲為10-13個小時,小學生10個小時,初中生9個小時,高中階段學生8個小時。

            專家提醒,當發現孩子出現眼睛時常流淚,經常眨眼,揉眼;看東西湊、瞇眼,經常歪頭、側臉、抬下巴視物;在戶外亮處總是喜歡閉一只眼;看遠處來人時一只眼睛注視,另一只眼睛向外偏斜;走路時常碰撞,下樓梯較同齡兒童慢,不敢邁步,瞳孔里有發白,瞳孔不圓,雙眼瞳孔不等大等情況,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南京晨報/愛南京記者 孫蘇靜通訊員 楊晶)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兒童 青少年 眼健康 體檢項目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