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走進武侯區漿洗街街道廣福橋西街四夫拉面店操作間里,兩大鍋湯在燃氣灶上冒著白煙。“現在我們都不再使用液化氣罐了,全部用天然氣。”面店負責人王先生告訴記者,今年,通過“液改氣”,餐館用上了天然氣作為加工食品的主要熱源,這讓他非常滿意。
武侯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廣福橋西街的15家商戶都進行了瓶裝液化氣場所改造。以廣福街為試點,武侯區已經全面鋪開“液改氣”工作,預計今年將完成3000戶使用瓶裝液化氣場所改造。
降低安全隱患
一條街15家商戶進行“液改氣”
今年1月,街道提出“液改氣”時,四夫拉面店的老板王先生腦袋搖得跟撥浪鼓一樣,“改造就得花錢,我就開了個面店,小本經營,這樣算下來成本好高哦。”
在享受共用管道部分工程優惠的基礎上,商戶可根據需求自愿選擇工程款支付方式優惠:若選擇“暫收工程款+分期退還”優惠方案,項目商戶每月天然氣相比液化氣最多可節省4551元的同時,每年還可以根據使用氣量退還工程費用;若選擇“分期支付工程實施費用”優惠方案,在無須支付任何工程費用的情況下,每月天然氣使用費用均低于液化氣……
得知有優惠政策,原本還有些猶豫的王先生立馬作出了改造決定,立即向街道申請“液改氣”。從該店提出安裝管道燃氣到施工完成,前后僅用了幾天時間。
“我們真沒想到‘液改氣’還能分期支付!”據該店老板介紹,該項目“液改氣”合同總金額為19020元,自今年1月通氣后,每月平均用氣量為585立方米,天然氣使用費為1942元,該店需向燃氣公司分期支付工程費用790元,按照目前月平均用氣量測算,約2年支付完所有工程費。“‘液改氣’前,我們平均每月使用液化氣3500元,‘液改氣’后,目前每月節約用能成本近22%。待支付完工程款后,用能成本預計降低至原來使用液化氣成本的44.5%。”
“省錢是一方面,還有就是方便。不用再扛液化氣罐,打開閥門直接使用,有專門業務人員上門安檢,指導如何安全用氣,省心多了。”作為試點商戶,廣福橋西街1號附41號井小亦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張先生也頗有感觸。
據悉,截至目前,廣福橋西街已完成對15戶餐飲商家的“液改氣”安裝改造。
今年底
武侯區將完成3000戶“液改氣”
據了解,作為武侯區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中智慧韌性安全城市建設工程的重要工作,“液改氣”項目今年已在武侯區范圍內全面鋪開。
據介紹,5月以來,“液改氣”工程推進組工作人員多次前往工程改造點位進行實地勘察。根據現場實際情況,提出“簡化工作流程,壓縮工作時限,加強合規管理,提升服務質量”的工作思路,工作人員當場收集相關申請資料,集中辦理;設計人員因地制宜草擬燃氣設計方案、核算用氣量、確定施工工藝及燃氣工程造價,滿足不同商家的個性化需求;現場解決管道入戶障礙、接管距離遠、燃氣具成本、施工時間安排等主要節點,有效平衡、化解了各種問題和矛盾,獲得了商戶理解和認可。截至目前,簇橋、機投橋、金花橋三個街道共摸底排查756戶,簽約207戶,完成戶內施工74戶,已通氣60戶。
“通過推動‘液改氣’工作,壓縮瓶裝液化氣使用空間,提升燃氣使用安全水平,我們在嘗試為解決城市餐飲行業液化氣使用安全隱患,摸索切實可行的路徑。”武侯區新經濟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底,武侯區將完成3000戶以上使用瓶裝液化氣場所改造。
(本報記者 粟新林)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