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關注 > 正文

            山東三地開展暑期托管服務 這些地方托管服務有何特點?

            暑假開始,孩子們的歡欣鼓舞與家長們的長吁短嘆形成了鮮明對比。每年臨近放假的幾周,總能聽見父母們討論孩子們假期的看護問題。對于雙職工家庭來說,孩子放假等于“放羊”,一天近10個小時孩子獨處,不僅生活是問題,安全也難以保證。

            近期,多地教育部門啟動“官方”暑期托管服務引發關注。北京、上海、浙江、武漢等地已出臺相關制度,山東省內目前也已有濰坊、棗莊、泰安三地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免費暑假托管服務。這些地方的托管服務如何開展?有何特點?還有沒有其他形式值得借鑒?

            公益、志愿為主 設置嚴格安全管理制度

            梳理目前已公布的政策發現,山東三地都明確表示,托管工作堅持以志愿服務為主。除學校優秀教師、黨員干部外,師范類大學生、家長志愿者等都將是主要的服務工作人員。濰坊及泰安在政策中明確“暑期托管服務工作量”將計入工作量。

            費用方面,棗莊規定“不收取服務費用”;濰坊在暑期托管服務工作底線清單中規定:嚴格收費公開公示,合理收費項目要向家長公開明細,嚴禁巧立名目向學生亂收費;而泰安則在通知中明確表示“將按有關規定適當收取服務費用,該費用將全部用于對參與服務的教職工的補助。”同時對家庭確有困難的學生,免收服務費用。

            值得注意的是,三地都在通知中著重提出了托管服務的“安全問題”,棗莊、濰坊都在通知中明確規定,提供托管服務的學校在服務期間將實行封閉管理,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要求,不能因為是假期就放松警惕和要求。同時棗莊特別指出要通過家長一封信等方式明確家校安全責任。

            與此同時,三地在通知中明確規定,不允許利用暑期托管進行補課、授課等“超前教育”行為。

            分區、分時試驗 部分地區早有先例

            假期看管難的問題早已不是新問題,在官方出手之前,很多地方的民間或社區就曾探索過解決方案。就山東省內來說。早在2019年,威海市總工會就開始推動建設寒暑假職工子女托管班。據報道,威海市總工會組織的托管服務,是由機關、企事業單位主辦,為本單位職工子女提供的公益性托管服務陣地。主要功能是看護照管職工子女,有條件的單位可提供學業輔導、開展興趣類活動等服務。主要托管對象為就讀于小學1-5年級的職工子女。

            威海市總工會規定,托管班主辦單位可采取自辦、聯辦、購買服務等方式,可收取一定費用,但項目和標準必須公開透明。

            威海是以職工單位為基礎開設托管服務,而日照、東營、濟南則探索了社區牽頭,聯合轄區內學校或社會服務人員的形式。日照經開區的9所公辦幼兒園,在2021年暑期都將啟動暑期托管服務。暑期托管期間,幼兒園設置了部分游戲活動,不僅能夠為孩子們提供玩樂場所,也能有針對性地提升小朋友們的部分能力。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麗景社區以社區為基礎,開辦假期托管班,在志愿者管理的基礎上聯合共駐共建單位麗景小學,請學校老師免費為孩子們輔導。濟南市的樂山小區對托管形式進行了創新,除了常規的看管看護、輔導作業的形式外,還開展了“經典誦讀、創意美術、音樂電影欣賞”等多項活動,并且托管服務由社區組織,全部免費。

            社區、機構聯手 社會實踐是假期“老師”

            其實不僅在國內,國外學生也同樣有“寒暑假”。對于同樣令人頭疼的長假期,國外是如何處理的呢?

            根據美國法律規定,13歲以下的小朋友不能單獨留在家中。因此美國的托管服務較為完備,采用社區與學校聯合開設學習中心的形式,在假期為學生提供課外活動。據了解,學習中心每周開放5天,有四分之一的工作人員為志愿者,其余為帶薪工作人員。學習中心的經費來源是家長繳費、個人或企業捐贈、政府撥款等多種渠道。學習中心內有諸如夏令營、社會實踐、健身和健康計劃等多種活動。

            而日本為實行托管服務,直接開辦了一家福利機構,名叫“兒童館”。類似于“社區兒童圖書館+會議中心+游戲室+小公園”的綜合體。假期托管期間同樣提供下棋、音樂、體育、戲劇等講座活動,但多數孩子還是自由活動。兒童館有工作人員,但各項活動是依靠志愿者進行。類似的,還有法國巴黎的“藍色工作坊”,由市政府聘請有資質的輔導員(至少獲得高中畢業會考文憑)看護并監督學生,同時提供各類文化體育活動。

            除社區與學校外,不少國家的博物館、天文館、植物園等公益性文化場館,也會在假期開展夏令營、培訓課程、義工等活動。在新西蘭,甚至部分企業也會提供為中小學生量身定制的假期項目,接納并看管“放飛”的假期少年們。

            參考其他國家較為完備的托管機制就能發現,絕大多數國家的托管采用了政府牽頭、社區學校聯合的方式,同時吸納各種社會資源。目前我國托管服務仍然處于起步階段,在形成一定管理規范后,也可以考慮納入更多的社會組織及團體,如博物館、文化館等公益性場館,同時利用好大學生、志愿者、社工等人力資源,探索將托管服務納入大學生社會實踐內容中的有效模式,使整個托管服務從管理、資金到人才保障形成較為完備的良性循環。

            (大眾網·海報新聞編輯 呂原 綜合新華社、中國教育報、海報新聞、臨報融媒、泰安教育等)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暑期托管服務 家庭 孩子 暑期托管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