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關注 > 正文

            傳統喂養誤區和高糖高油導致“中國式肥胖” 科學管理體重已刻不容緩

            “在食物比較豐富化的條件下,飲食的不規律、不節制情況增多,而且多數人是不知道自己在不同階段需要攝入多少能量和營養,這樣‘吃多、吃撐、吃得不科學’的問題依然沒有得到有效糾正。” 近日,浙江大學醫學院病理生理學(細胞營養代謝)教授沈岳良在接受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采訪時表示,從傳統飲食結構看,對精細食物,高能量(糖類、脂肪和蛋白質)食物攝入增加,導致了我國肥胖人群的增多。

            《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以下簡稱《報告》)顯示,超重和肥胖已成為中國人突出的營養問題之一,我國成年人(≥18歲)中超重和肥胖比率分別為34.3%和16.4%,我國成年居民超重肥胖率已超過50%。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潘安在接受《柳葉刀》采訪時表示,按照絕對人口數來計算,全國已有6億人超重和肥胖,這一數字在全球居于首位,科學管理體重已刻不容緩。

            超重肥胖是一種營養不良,傳統喂養誤區和高糖高油導致“中國式肥胖”

            肥胖已逐漸成為一種慢性病。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學首席專家趙文華在《報告》發布會上表示,除了營養不足、微量營養素缺乏癥這兩種營養不良以外,第三種形式的營養不良就是超重肥胖。同時,超重肥胖也是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和多種癌癥等的重要危險因素。“在40年時間里,我國糖尿病發病率增加了10倍,隨著肥胖的少兒化、年輕化,糖尿病以及相關的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仍不斷升高,已成為社會亟需高度關注的健康風險。”沈岳良說。

            “一方面,現在飲食豐富了,體內營養由短缺變為過剩(富營養化);另一方面,不論農村還是城市,腦力勞動、科學技術替代了更多體力勞動,加之生活工作節奏緊張,運動鍛煉缺乏,導致人體能量的攝入大于輸出,體內葡萄糖和脂肪就堆積下來。” 沈岳良認為,與過去相比,高糖類加工食物從無到有再到備受追捧,比如奶茶、甜點、高甜水果等當下非常流行,如果每天大量攝入此類食物,葡萄糖進入脂肪細胞轉化為脂肪,體重很容易在短期內上升,還容易造成人體對胰島素不敏感,誘發糖尿病。

            《報告》還指出,6~17歲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接近20%,6歲以下兒童超重肥胖率達到10%。“與兒童肥胖問題密切相關的Ⅱ型糖尿病發病率也在增加,這需要社會和家庭的控制和干預,從青少年著手,根本改寫肥胖的后天因素——家庭生活習慣。”

            在中國傳統喂養觀念中,“白白胖胖、不能太瘦”是很多老輩人堅持的標準。“尤其在養育孩童的食育文化中,很多爺爺奶奶希望孩子盡量吃得多、吃得豐富,但過多高熱量、高糖類飲食會導致兒童肥胖問題日益嚴重。”沈岳良說,肥胖的基因遺傳并不是主要的,人們只要樹立科學的健康意識,轉變“喂多就好”的錯誤觀念,以兒童的年齡、身高和體重為依據,合理搭配膳食、把握進食時間,每餐食量都按科學指導控制,逐步掌握與兒童身體發育、細胞代謝同步的營養攝入標準,那么兒童肥胖問題就可有效緩解。

            節食減肥和過度飲食危害一樣,網紅減肥產品應謹慎購買

            此外,“食物成癮”也從另一極端折射出全民對于“肥胖”的局限認知。“很多人在節食減肥過程中,容易出現暴飲暴食,結果不僅沒有減重,問題反而更嚴重。”首都保健營養美食學會會長、中國老年保健協會膳食指導專委會會長王旭峰對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提醒說,過度饑餓會導致再次進餐時讓血糖出現較強烈波動,此時更易出現暴飲暴食。“節食減肥和過度飲食的危害一樣,當節食者不會理性控制某種食物的食用量和食用時間,同時會出現耐受、戒斷、渴求等行為。也就是不管自己餓還是飽,看見食物就想吃,一直吃到撐為止,這也是為何很多節食減肥的人最后都以失敗告終。”他提醒,吃與不吃都需控制在合理范圍內,一味壓抑食欲無法從根本上解鎖“肥胖”困境。

            最后,王旭峰提醒,減肥首先要講安全和科學,任何網紅減肥產品都需謹慎購買。他說:“現在很多網紅減肥藥違規加入了禁藥西布曲明,這種藥物雖可抑制食欲,但會刺激交感神經,使血壓升高、心跳加快,從而引起心律失常、冠脈疾病、短暫性腦缺血等心血管疾病。”2003年一項大規模研究顯示,西布曲明在讓體重下降2.5%的同時,心血管疾病風險上升16%。2010年西布曲明先后在歐洲、美國和中國被禁。“我國唯一允許使用的化學減肥藥只有奧利司他,但奧利司他僅是幫助排出食物中攝入的脂肪,對于已經儲存的人體脂肪則無能為力。”王旭峰說。

            培養健康飲食習慣至關重要,對四類食物要保持克制

            如何飲食可以既保證人體正常能量所需又不增脂?王旭峰建議,首先應學會“精簡之道”。“控制飲食、控制熱量的第一個前提是保證各種營養素均衡攝入,就是什么都要吃,但高熱量食物要少吃。有四類食物需要對其保持克制,一是白米、白面、白面包、面條、涼粉、涼皮等富含精制糖類的食物;二是脂肪含量高的肥肉、五花肉、禽肉的皮、油炸、煎炸食物等;三是精加工食物,比如甜點、冰激凌、沙拉醬、蛋黃醬等;四是甜飲料和酒。”

            其次,培養正確飲食習慣,讓血糖處于平穩狀態。“要嘗試改變固有的進食順序,先吃蔬菜,再吃蛋白質食物,最后吃主食。如果能在進食前喝低脂清淡的湯就更有效了,湯可以增強飽腹感,而蔬菜中的膳食纖維和蛋白質都可延緩食物消化,避免血糖快速上升或下降。”王旭峰建議,培養良好的飲食細節至關重要,細嚼慢咽、少吃多餐、不吃外賣等良好習慣的建立,將為持久健康的飲食狀態打下基礎。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喂養誤區 高糖高油 中國式肥胖 科學管理體重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