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了電動車就有牌,不用多跑車管所,很方便!”濟南市天橋區某電動車銷售點,市民朱女士剛剛購置了一輛新電動自行車。“現在電動車都要掛牌了,我看這家提供帶牌的服務,還送頭盔,整體服務很專業,就定了這輛車。”記者走訪了多家電動車銷售門店,像朱女士這樣“痛快”買車的不在少數。
在采訪時,不少銷售點工作人員表示“帶牌銷售”確實對銷量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消費者少跑手續,不少人買完就騎走了。”各銷售點提供的標準服務和現場監督,從源頭上杜絕無牌車和超標車上路的可能性,實現道路安全的法律效果和銷售企業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帶牌銷售”惠及群眾
自2020年9月18日開始試點工作以來,濟南市共分3批授權66家電動自行車銷售企業,進行電動自行車“帶牌銷售”,為群眾提供購車、掛牌一條龍服務。
記者看到,銷售點均為統一管理,現場統一懸掛制式牌匾,工作人員著統一工裝、佩戴統一樣式工作證。據工作人員表示,每個銷售點都有統一規劃登記、填表、宣傳等服務區域,為購車消費者贈送符合國家標準的安全頭盔,提供機打發票和CCC認證的合格證。據了解,近10個月的時間,全市“帶牌銷售”服務點共登記38065輛新國標電動自行車,贈送安全頭盔41296個,進行交通教育安全教育4.5萬多人次,發放“電動自行車文明騎行倡議書”4.7萬多份。
“黑名單”促進行業自律
根據前期工作實際和便民服務新特點,市車管所制定了“黑名單制度”,清理違規銷售企業。市車管所、轄區交警大隊抽調專人組成市、縣兩級電動自行車登記工作小組,實現對“帶牌銷售”服務點數據質量的網上抽查,產品質量及頭盔、發票的現場督導,確保群眾能夠放心購買,舒心騎行。
自電動自行車“帶牌銷售”工作開展以來,濟南市共抽查15732筆業務,占總量的41.33%,現場檢查4251次。抽查中發現,有6家“帶牌銷售”企業(明細附后)存在銷售違規產品、涉嫌偽造合格證、不按規定贈送頭盔、發票不落實實名制、違規登記等問題,市車管所立即對以上服務點列入“黑名單”,取消“帶牌銷售”資質,收回號牌、牌匾、馬甲、工作證等物品,并責令其不得再以“帶牌銷售”企業向群眾宣傳。
“上門”為企業精準服務
對符合國家標準且獲得CCC認證的電動自行車實行“帶牌銷售”,是濟南車管所在交管“放管服”改革中推出的一項便民舉措,使廣大群眾購車掛牌一步到位,享受“一站式”貼心服務。同時,為持續貫徹落實優化營商環境,濟南車管所以提升窗口單位服務水平為宗旨,對于需要大批量掛牌的企業,開展“上門服務”工作。
“企有所求,我有所應”,打通為企業服務“最后一公里”,切實解決企業難題,變被動為主動、實施精準服務是濟南車管所一直追求的工作目標。6月份,國家電網為全省各地區的巡線員訂購了6000余輛輕騎牌電動自行車,需要緊急辦理掛牌,盡快投入使用。因數量較大,為減少人員聚集、節約企業時間成本,國家電網到市車管所提出幫助申請。濟南車管所經過積極研究,制定了專門的掛牌“套餐”,將6276輛電動自行車在半月內全部登記完成,如期為巡線員的出行提供安全保障。這期間,濟南市車管所副所長畢于波一行人專門到濟南輕騎電動自行車天津生產基地,實地了解了企業在申請電動自行車登記掛牌中遇到的難點、堵點、痛點,現場提供幫助。國家電網相關負責人對濟南車管所為企業服務的態度表示感謝和稱贊。
泉城慢行交通風景線
為更好的確保電動自行車“帶牌銷售”工作有序推進,擴大電動自行車登記服務半徑,對新申請企業制定新的服務監管措施,市車管所抽調8名業務骨干,組成審核小組,對于全市新申請的97家銷售企業進行資料審核、現場檢查、培訓考試等一系列工作,確定14家(名單附后)符合標準的銷售企業,授予登記權限,讓帶牌銷售充滿新鮮血液,繼續為群眾提供高質服務。
同時,圍繞“溫馨服務創滿意”主題活動,市車管所又設計了電動自行車“帶牌銷售”服務公示欄、群眾滿意度調查表、頭盔收到條,對掛牌工作要求及標準進行再明確,將在全巿帶牌銷售企業進行推廣,以便進一步提高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打造有尊嚴的泉城慢行交通風景線。
群眾之事無小事,細微之處見真情,全體濟南車管人將繼續秉承為民服務的宗旨理念,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解決群眾“買車即掛牌”的需求,努力提升電動自行車登記服務便捷化、個性化、智慧化、安全化水平,打造綠色、安全、文明的泉城交通環境。(作者:徐若曦)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