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關注 > 正文

            抑郁癥終生患病率達3.4% 七成患者未得到有效治療

            當深夜emo成為常態并持續兩個月以上無法改善,應及時就醫。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目前中國約有4800萬抑郁癥患者。在認知率低、缺乏主動就醫意識等情況下,我國約70%的抑郁癥患者沒有得到系統有效的治療。業內人士表示,抑郁癥是一種疾病,不是想開點就能解決的。同時,抑郁癥是可治的疾病。患者盡早就醫,盡早識別,盡早診斷,盡早接受規范化治療,病情可以緩解和康復。目前,在90億元的市場規模下,已有靈北、禮來、石藥集團、豪森藥業等國內外藥企布局相關領域的藥物研發。

            圖片來源:<span class=

            抑郁癥終生患病率達3.4%

            由世界精神病學協會發起,10月10日被定為世界精神衛生日。

            精神疾病主要包括抑郁癥、雙相情感障礙、精神分裂癥等。世衛組織數據顯示,全球約10億人有著不同程度的精神健康問題。其中有3.5億人患抑郁癥。

            作為一種復雜的多維度、異質性精神障礙疾病,目前中國約有4800萬抑郁癥患者。然而,大眾對常見精神障礙和心理行為問題的認知率還有待提升,我國抑郁癥識別率、就診率及治愈率均處于較低水平。數據顯示,我國居民抑郁癥終生患病率為3.4%,焦慮障礙終生患病率7.6%。

            抑郁癥已影響患者的社會功能和生活質量。據專家介紹,每個人表達焦慮、抑郁的信號不同,很大一部分人伴有的核心癥狀是情緒低落、興趣減退、快感缺失等,還有部分人群會出現不明原因的疼痛。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社會精神病學與行為醫學研究室主任黃悅勤表示,情緒低落持續兩個月以上且無法改善,應及早就醫,不要等癥狀發展到非常嚴重的階段才引起重視。

            《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披露,青少年、孕產婦、老年人、高壓職業人已成為抑郁癥的高發人群。去年9月,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探索抑郁癥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提出明確的目標,到2022年,公眾對抑郁癥防治知識的知曉率達80%,學生對防治知識知曉率達85%。

            七成患者未得到有效治療

            由于公眾對精神疾病認知率較低、缺乏主動就醫意識等,我國還有大約70%的抑郁癥患者沒有得到系統有效的治療。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一級主任醫師李凌江認為,抑郁癥是一個疾病,不是想開點就能解決的。抑郁癥也是可以治療的疾病,若患者尋求專業的幫助,大多數可以治好。

            北京回龍觀醫院主任醫師楊甫德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抑郁癥是可治的疾病,但在我國,還有大約70%的抑郁癥患者沒有得到系統有效的治療。即使是輕度的抑郁癥患者也應該盡早接受正規治療。患者盡早就醫,盡早識別,盡早診斷,盡早接受規范化治療,病情可以緩解和康復。

            據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副院長、臨床心理科主任醫師鄧云龍介紹,精神疾病的預防、治療和康復要遵循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一以貫之地從多方面綜合治療或管理,包括個體自身努力、家人關心、社會幫助、藥物和心理治療等。

            社會幫助是患者抗擊疾病多方力量中的合力之一,有過抗抑郁經歷的“渡過”抑郁互助康復社區創始人張進表示,“抑郁患者恢復社會功能,不僅需要有效的藥物治療和專業的心理咨詢,還需要社會長期的系統性支持。政府、醫療機構和社會各界需要通力合作,才能全方位地幫助患者走出‘抑郁’,回歸社會”。

            靈北全球高級副總裁及靈北中國總經理戴麓然表示,靈北中國多年來聯動政府、專家、媒體等各方力量,共同推動中國精神衛生科普教育,幫助更多患者受益。

            藥企布局相關藥物研發

            藥物治療是抑郁癥的主要治療方法之一。近年來,國內抗抑郁藥市場規模不斷增長。米內網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抗抑郁藥市場規模為90億元,同比增長19.08%。

            從2019年中國城市公立醫療機構終端抗抑郁化藥企業競爭格局來看,輝瑞、靈北、禮來3家外資藥企盤踞前三,2019年市場份額均超過10%。近年來,國內藥企包括石藥集團、恩華藥業、科倫藥業、豪森藥業等持續發力,紛紛加碼精神神經領域藥物研發。

            2020年以來,多家藥企披露產品進展情況。2020年9月,石藥集團歐欣妥(鹽酸度洛西汀腸溶膠囊)舉行全國上市會,成為石藥集團在抗抑郁領域推出的首個產品。2021年8月,人福醫藥用于治療抑郁癥的鹽酸安非他酮緩釋片注冊新劑型。

            “抑郁癥治療是一個長期系統的過程,很多患者接受抗抑郁治療后,無法達到所有癥狀的消失,最常見的為認知癥狀、精力不足、睡眠問題等。在接受藥物治療的抑郁癥患者中,也有超過2/3的患者有復發史。”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陸林教授強調,“抑郁癥的治療目標重在恢復社會功能,經過規范的治療,抑郁癥患者可以恢復情感功能,工作、學習以及人際交往能力。” (北京商報記者 姚倩)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抑郁癥終生 患病率 患者 抑郁癥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