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關注 > 正文

            如何振興種業?“100+N”戰略簽約提升種業科技創新

            “我們深知,我國種業的發展水平和我國農業大國的地位還不相稱。多年來,我國農作物種子進口量約三倍于出口量;種業的科技水平與先進國家相比差距較大,還存在著技術上的‘卡脖子’問題。因此,種業振興是事關國家安全和生存發展的戰略性、全局性問題,任務艱巨、使命光榮。”10月9日,在中國·長沙岳麓種業峰會上,原國務委員、中國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會長陳至立表示。

            如何振興種業,讓種子裝上更多“中國芯”?本次種業峰會給出了答案。

            種業創新任務艱巨,面臨諸多問題和挑戰

            “國以民為本,農以種為先。”回憶往昔,中華民族歷來重視農業;揆諸當下,種業作為農業的“芯片”,正成為新風口。

            “然而當下,種業創新工作任務艱巨,仍舊面臨諸多問題和挑戰。從整個種業創新體系來看,還存在‘四重四輕’現象。一是重眼前需求輕長遠規劃,長期系統布局不夠。二是重品種審定輕場景應用,產業導向不明。三是重項目實施輕體系建設,資源配置不優。四是重種子創新輕種業創新,全鏈條創新不足。與此同時,我們深刻認識到,我國農業科技創新存在著最大短板之一就是創新要素分散,開放協同薄弱,存在產學研用對接難、項目基地平臺人才融合難、協同創新跨界難和社會資本資源進入難等‘四大難題’。”科技部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主任鄧小明指出。

            今年7月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審議通過《種業振興行動方案》,強調保障種源自主可控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緊迫,必須把種源安全提升到關系國家安全的戰略高度。

            “目前我國種業自主創新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種業振興行動方案》是繼1962年出臺關于加強種業工作的決定后,從中央層面再次對種業發展作出重要部署,是我國種業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件大事。”中國種子協會會長張延秋表示,《行動方案》提出種業振興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任務重點和保障措施等一攬子安排,為打好種業翻身仗,推動我國由種業大國向種業強國邁進提供了路線圖、任務書。

            “100+N”,更加注重開放協同、跨界融合

            湖南是農業大省和農業科技強省,雜交水稻、魚類雜交育種等世界領先。

            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陳飛表示,當前,湖南正集中資源優勢,對標種業國家實驗室,與中信集團、中國農業科學院共同建設岳麓實驗室,實驗室將按“總部+基地”建設模式,總部設在長沙市,建設四大片區和若干試驗基地,突出種業安全、發展、品種、育種、推廣、產業六個方面的創新,統籌動物、植物、微生物等種業領域科學確定研究方向、研究任務、研究目標。實驗室分三期建設,計劃第一期投資100億元,力爭“十四五”基本建成,第二期進行功能完善,第三期建成一流種業實驗室。

            在峰會開幕式上,湖南省科技廳與科技部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舉行了“100+N”戰略簽約。

            鄧小明指出,在下一步工作中:一是要更加注重使命任務、責任擔當。二是要更加注重全球視野、前瞻謀劃。強化系統布局,統籌國內外創新資源,吸引和集聚最頂尖的團隊和高端人才,著力提升種業創新能力和全球影響力。三是要更加注重開放協同、跨界融合。要聯合推動種業相關重點專項成果“進園入縣”,促進生物、信息、材料等領域新技術新產品與農業融合發展,引導金融、資本、知識產權等社會資源集聚,不斷提升種業科技創新的質量和效益。

            本次種業峰會由科技部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農業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科技發展中心、中信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科學技術廳、湖南省農業農村廳、湖南省林業局、長沙市人民政府主辦;芙蓉區人民政府、隆平高科技園管理委員會、長沙市現代種業產業鏈推進辦公室、岳麓山種業創新中心、國科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研究院承辦。(科技日報記者 馬愛平)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振興種業 100+N 種業 科技創新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