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冬季,一些人喜歡吃火鍋喝啤酒,或經常食用富含高嘌呤的食物,如動物的內臟、牛肉、羊肉、鵝肉、雞肉等。市第四中心醫院腎內科副主任醫師鄧長財提醒,若長期大量食用,可能導致冬季痛風發作。
痛風是由于長期嘌呤代謝紊亂和尿酸排泄減少引起的代謝性疾病。進入冬季之后,人體體溫比較低,新陳代謝緩慢,血液流速降低,體內尿酸鹽結晶容易沉積,從而誘發痛風。患者關節疼痛常在凌晨1-2點突然發生,急劇加重,常常發生在腳拇趾和手拇指關節處,劇烈疼痛、紅腫發熱,也會累及其他關節如踝關節,并會反復發作。
預防痛風的發生,首先要勞逸結合,適當參加體育運動,不要長時間靜臥、靜坐;其次,飲食要均衡,不可暴飲貪食,特別是對富含嘌呤的海鮮、動物內臟、啤酒、肉湯等,要控制進食量;第三,進補要合理,對那些含高核酸的保健品也不可多食,因為核酸的最后分解產物是尿酸;最后,要注意多飲水,可增加尿酸排泄。
建議痛風患者控制好體內的血尿酸。血尿酸高時,要遵醫囑口服降尿酸的藥物,降尿酸藥物要從小劑量開始服用,防止血尿酸下降過快、尿酸鹽結晶大量溶解,并因此引起痛風發作。(記者狄慧)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