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歲的程序員小陳最近迷上了跑步。之前長期伏案打字的工作狀態讓他時常感到疲乏,每逢換季也常常躲不開流感。為了緩解工作壓力,增強體質,小陳開始接觸跑步這項運動。最初小陳還需要教練督促才能堅持每天跑步,但現在他已經把跑步當成緩解工作壓力調整自身狀態的重要手段,每天下班后換上跑鞋到健身房或戶外公園跑步,是他一天中難得的放松時刻。然而,最近幾次跑步后,小陳發現自己的膝關節開始灼熱、刺痛,下樓梯時痛感尤為明顯。醫生經過診斷,告訴他這是典型的“跑步膝”癥狀。
“跑步膝”是指由跑步引發的膝關節外側和前側疼痛,包括髂脛束摩擦綜合征(ITBS)和髕股疼痛綜合征(PFPS)。跑步時,若姿勢不當或跑鞋不合腳,膝關節做反復高強度屈伸運動時,會使膝關節周圍的髂脛束韌帶反復前后運動、摩擦,產生無菌性炎癥,主要表現為膝關節周圍刺痛,下樓梯(或下坡跑)時疼痛加劇;同時,當運動量過大,膝關節周圍肌肉力量不足時,會導致膝關節結構發生問題,軟骨磨損嚴重,刺激關節炎的產生。
“跑步膝”康復治療方案的制定主要取決于跑者的運動狀態和疼痛程度。首先,當運動出現疼痛時就應減少運動量,注意膝關節的休息放松;其次,一些有針對性的肌肉伸展、強化練習和手法按摩,可以很大程度上放松膝關節周圍的緊張肌群,緩解疼痛;除此之外,日常跑步時一定要注意培養正確的跑步習慣:跑步前充分熱身,避免因肌肉僵硬而使膝關節承受過大的沖擊力,跑步時也應注意動作,及時糾正大腿內旋、膝蓋內扣這些不正確的跑姿。
康復治療師根據小陳的檢查結果,指導他在運動前后進行一些簡單的手法按摩和肌肉伸展練習,包括放松髂脛束(側臥屈膝,側臥腿伸直,上側腿屈膝落在墊上,用手掌大魚際揉按大腿外側);拉伸股四頭肌(俯臥墊上,雙膝并攏,手向后拉住同側腳背,每次靜態伸展15秒);還可通過靠墻靜蹲訓練,提高膝關節穩定性,避免“跑步膝”的發生。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