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關注 > 正文

            感冒藥不可盲目使用 藥品明確“禁忌癥”get起來

            鼻塞、流涕,這些天,惱人的感冒癥狀又糾纏著在武漢市東西湖區上班的小李。胡亂找了家里備用的一種感冒“清熱”顆粒服下,卻絲毫不見起色。醫生告訴他,原來感冒有風熱感冒、風寒感冒之分,清熱類藥物適合風熱感冒的患者服用,不適用于風寒感冒患者。另有氣虛而致的發熱,宜用甘溫補氣藥治療,不屬清熱范圍。因此,感冒藥不可盲目使用。

            “其實,在生活中,有的人會‘濫用’藥品,殊不知,很多藥品都有明確的‘禁忌癥’,如何通過藥品名字就快速排除掉不適合自己服用的藥品,其間‘有法可依’。”湖北省藥品(醫療器械)不良反應監測中心高級工程師趙麗說。

            麻:高血壓、糖尿病和眼壓高患者要小心

            對于高血壓患者而言,需要警惕藥品名上的“麻”字。這些“麻”字多出現在感冒藥中,如“美撲偽麻片”等。

            趙麗介紹,“麻”指的是含有偽麻黃堿的成分。此成分有助于減輕感冒、過敏性鼻炎、鼻炎及鼻竇炎引起的鼻充血癥狀。但是偽麻黃堿也并非全是優點,它也會引起血管收縮,導致血壓、血糖、眼壓增高等,因此,高血壓、糖尿病和眼壓高的患者應對這一成分要格外小心。

            值得提醒的是,偽麻黃堿還會影響神經系統,加重前列腺肥大患者排尿困難和甲亢患者頭痛、失眠等癥狀。因此,這類疾病的患者也應慎用。

            敏、撲、苯:會引起困倦,需擇機而用

            我們常常有這樣的體會,在服用某些藥物后,會睡意沉沉。原來,這是其中的某種成分在“作祟”。

            撲爾敏(氯苯那敏)是生活中常見的抗過敏藥。由于它在緩解感冒引起的流眼淚、打噴嚏、鼻塞等癥狀上“身手不凡”,受到不少患者青睞。殊不知,名字里帶有“撲”“敏”的感冒藥,會引起嗜睡、困倦等癥狀,這對從事駕駛、高空作業、機械作業、精密儀器操控的人可不太友好。這類人群如服用此類藥物,應注意休息。當然,有“苯”的藥物,也和“撲”“敏”等一樣,會引起困倦,也需要擇機而用。

            解毒:不能長期服用

            解毒是一個大家并不陌生的詞匯。雖然,牛黃解毒丸等藥的“解毒”作用能改善感冒時的上火癥狀,但它們并非感冒藥,如果長期服用對身體不好。有些孕婦,自己隨意買中草藥煮水“解毒”,這也非常危險。

            中藥主要來源于天然藥及其加工品,是根據中醫藥傳統醫藥理論,采集并經過炮制的藥物,主要包括植物藥、動物藥、礦物藥及部分化學、生物制品類藥物。對于妊娠期,有很多中藥都存在用藥禁忌的,比如一些有毒性的中藥,妊娠期是不能服用的。還有一些藥性猛烈,可能對胎兒有損害,故也是妊娠禁用藥,如三棱、莪術、水蛭、斑蝥、麝香等。還有一些中藥因藥性是通經祛瘀、行氣破滯或大辛大熱、峻下滑利之品為慎用藥,如桃仁、紅花、牛膝、大黃、枳實、肉桂、干姜、木通、冬葵子、瞿麥、天花粉等。

            西林、頭孢等:兒童需謹慎

            很多家長不知道哪些藥是抗生素,藥名中出現“西林、頭孢、霉素、沙星、硝唑”的就是抗生素,大家在使用前宜遵從醫囑。

            趙麗介紹,抗菌藥物對治療細菌感染是非常有效的,但不合理應用,不僅會擾亂人體原有的菌群,還會產生耐藥性,使一部分致病菌產生變異、成為耐藥菌株,當真正需要用到抗菌藥物時,可能會無藥可用。

            孩子身體有炎癥,這個“有炎癥”描述的是一個癥狀,表現為紅、腫、熱、痛,細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過敏、跌打損傷等都可以引發炎癥,而抗菌藥物只針對細菌等敏感菌的治療,對病毒、真菌、過敏、跌打損傷等引發的炎癥沒有作用。

            抗菌藥物是處方藥,每種抗菌藥都有自身的特性,不同的抗菌藥治療不同的敏感菌,不同的感染部位選擇不同的抗菌藥。抗菌藥物的合理應用需要專業的判斷,所以抗菌藥物用不用,用多大量,用多長時間一定要遵照醫生的醫囑或藥師的建議。(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胡蔓 通訊員 袁福國)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感冒藥 不可盲目使用 藥品 禁忌癥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