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吉林省疫情防控工作第39場新聞發布會。省民政廳副廳長楊春霆表示,本輪疫情發生后,吉林省民政廳迅速行動,啟動實施民政系統疫情防控機制,建立全省民政部門“防疫工作群”,省市兩級民政部門主要負責人全時保持線上工作溝通,形成扁平高效的疫情防控組織體系。
著力強化民政服務機構疫情防控措施
一是嚴格封閉管理。全省1549家養老機構、17家兒童福利機構和8家精神衛生機構一律暫停探望,實行全封閉管理,由專人24小時輪班值守,各地流浪救助機構全部暫停返鄉護送,實行站內照料、托養。
二是強化內部管控。堅持人防、物防并舉,取消各類集體活動,實行分時段式就餐或送餐,并嚴格落實環境消殺措施,對所有進出機構物資進行全方位消毒處理,全力筑牢防疫安全屏障。
三是加強健康監測。每天對服務對象定時測量體溫,發現異常情況,實行隔離照料,為確保落實“四早”措施,我們積極協調相關部門為全省各地民政服務機構緊急調撥了9.1萬個抗原檢測試劑盒。
四是做好服務保障。加強生活物資儲備,豐富主食和菜品,提高封閉期間伙食標準,保證服務對象營養攝入;同時,積極開展心理疏導和人文關懷,消除服務對象焦慮情緒,確保他們在封閉期間生活舒適安心,讓封閉管理更有情懷、更有溫度。目前,全省各級民政服務機構始終保持安全穩定。
切實加強社區疫情防控工作指導
一是健全防控工作組織體系。指導各地建立健全以社區衛生機構專業人員、社區“兩委”干部、黨員、網格長、樓棟長、單元長等為主體的防控工作組織體系,做到責任到人、聯系到戶。
二是配合開展核酸檢測。協助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有序組織社區居民進行核酸檢測篩查,并做好政策宣傳和思想引導,積極爭取群眾理解、認同和支持。
三是加強對重點人員的追蹤排查。做好中高風險區來返人員和密接、次密接人員排查和信息登記等工作,確保不落一戶、不漏一人。
四是強化公共服務場所管理。關閉社區公共活動場所,堅持每日對社區服務場所進行通風和全方位消殺,切實消除疫情傳播隱患。
五是加強健康宣傳教育。通過小區業主群、居民網格群推送核酸檢測注意事項和個人防護指引,開展防疫知識宣傳,科學指導居民正確認識疫情,提高個人防護意識。
在這輪疫情防控中,廣大社區工作者義無反顧、沖鋒在前,有很多工作人員累倒在崗位上,為守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做出了突出貢獻,他們以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基層工作人員的責任擔當。
廣泛發動各界社會力量參與疫情防控
積極引導和動員各級各類社會組織發揮地緣、資源、行業和專業等方面優勢,通過不同形式參與疫情防控工作,服務全省疫情防控大局。
截至目前,省內社會組織累計捐贈資金2680余萬元,捐贈口罩、防護服等防疫物資和生活物資價值1400余萬元;參與核酸檢測、卡點值守、環境消殺、宣傳引導、轉運防疫物資等志愿服務2.67萬人次,出動抗疫支援車輛1000余臺次。
同時,還積極協調愛心企業為長春市、吉林市7.9萬名城鄉社區工作者和“三長”人員免費提供保額10萬元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保險。協調省外公益救援組織馳援我省10萬只N95醫用口罩、1萬套一次性醫用防護服、2萬雙醫用橡膠手套、5000雙醫用隔離靴和2萬瓶免洗手消凝膠等防疫物資。
截至3月17日,省慈善總會、省紅十字會、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等累計接收社會各界捐贈款物價值2.54億元,為全省防疫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資金資源支持。
下一步,省民政廳將積極履行民政部門疫情防控職責,認真踐行民政愛民、民政為民的工作理念,以更加務實有力的舉措,指導各地扎實做好社區和民政服務機構疫情防控工作,進一步兜牢兜實疫情防控安全網,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王昕/文 羅浩/攝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