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在吉林市昌邑區交警支隊樓后路口抗疫卡點處,一個高個子女孩身穿防護服正在和一個大爺交流:“您眼睛不好使就別出來了,等藥送來了,我就給你打電話,給你送過去,快回去吧。”
她叫喬丹羽,3月4日吉林市生態環境局機關黨委征招志愿者:“有沒有人報志愿者?”喬丹羽立刻報名,動身奔赴了抗疫一線。
喬丹羽把每一個有困難的群眾情況都熟記于心?!巴肝龅拇鬆斆恐芏牧枰歪t,我們幫忙聯系了社區書記,開具了相關證明,病人得以順利同行就醫?!薄懊と舜鬆斖ㄟ^電話訂菜,菜到了卡點,他一個人拄著拐杖不方便,我拎菜把他送到單元門口?!?/p>
“有啥事,找小喬!”變成了造紙廠公寓樓居民的口頭禪。“這里的居民很多都是老年人,他們不會使用智能手機,買東西啥的很不方便,他們的年紀就和我的爺爺奶奶一樣,他們有啥困難我都會及時幫助他們解決?!眴痰び鹫f。
3月6日起,喬丹羽在室外卡點上每天工作8小時,連續服務了7天,直到13號輪崗才第一次休息。喬丹羽把小區困難群眾的需求記在心間,用認真負責的工作和飽滿的熱情溫暖著群眾。
居民需要的心臟病藥購買困難,她主動代為購買,并聯系社區拓寬購藥途徑;一位阿姨不會使用智能手機采購,想買一袋面,她熱心地記下居民的電話,看到送糧油的商家就幫助協調聯系。
“每一天普通的生活都值得珍惜,希望疫情能早點結束,大家都能回歸到日常幸福的生活里。”對于未來,喬丹羽滿懷憧憬地說。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王濤 王書橋 文字/圖片/視頻
視頻制作 關鵬
關鍵詞: 智能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