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關注 > 正文

            吉網江城“戰疫”現場丨處理解決特殊群體購藥問題 1331個吉林市打通“互聯網+醫保”綠色通道

            調換定點醫院1215人次;處理解決特殊群體購藥相關問題1331個;客服服務6000余人次;回復咨詢5萬余條......

            用藥難,就醫難,“賭點”如何打通?

            自吉林市疫情發生以來,吉林市醫保經辦機構迅速組織力量,主動出擊,科學創新,在做好全市疫情防控工作,有效防止疫情擴散蔓延的同時,保障醫保經辦業務順利開展,通過點滴小事,透出醫保人的情懷和擔當。

            一個替代藥品,體現醫保人的“智慧”

            家住船營區的乳腺癌患者,通過醫保咨詢電話反映其一直使用的“他莫昔芬”已經停藥近一個月了,現急需購買此藥品,想尋求醫保部門的幫助。在了解到居民的情況后,醫保工作人員迅速聯系有資質的連鎖藥店、定點醫院,但均無該患者所需的藥品。

            醫保經辦工作人員通過進一步了解,發現她今年在市中心醫院做過系統性體檢,但體檢結果并未領取,并得知該患者2019年在吉林市中心醫院做過手術。這一消息讓醫保工作人員找到了解決問題的突破口,醫保部門迅速聯系中心醫院調取了當年病歷及最新的體檢報告,并聯系了該患者當年的主治醫生。經該主治醫生線上診斷,確認可以使用替代藥品“拘櫞酸托瑞米芬片”緩解患者現在病情。醫保工作人員第一時間與患者本人取得聯系,并將解決方案與患者本人進行溝通,患者表示愿意使用該藥物,并十分感激。

            一劑保胎藥品,堅定江城百姓的“信心”

            疫情發生前,家住昌邑區神華萬利城的一名孕婦一直在沈陽盛京醫院注射“克賽肝素注射液”進行保胎治療。

            疫情發生后,無法再前往沈陽,但吉林市本地藥店少有此藥。

            市醫保經辦機構接到此求助信息后,第一時間協調多家藥店,但均無此藥物,即便可以進貨,也要等待一個星期。

            但付出總有回報,最終北華大學附屬醫院生殖中心愿意為該孕婦提供此藥品,以解燃眉之急。在醫保工作人員的幫助下,該孕婦順利的接受了保胎治療。一顆大人的心落到了肚子里,一顆胎兒的心也在迸發動力,在吉林市醫保經辦工作人員的眼里,守護的還有萬千江城百姓的心,醫保經辦也用點滴的行動堅定著打贏疫情防控戰的信心。

            一瓶口服液,彰顯醫保人的“擔當”

            一位龍潭區市民反映其孩子3個月大,想為孩子購買“乳鈣”,但聯系多家藥店都沒購買到。醫保經辦工作人員第一時間與該市民取得聯系,首先告知了該先生所需購買的“乳鈣”為保健類食品,藥店不予銷售。購買“乳鈣”雖不是醫保經辦的職責,但疫情期間,急群眾之所急,供群眾之所需也是醫保大愛的擔當。在了解嬰兒的基本情況后,通過咨詢婦產醫院專家,確定了符合該嬰兒的補鈣類口服液(葡萄糖酸鈣口服液(藍瓶鈣)伊可新膠囊),醫保工作人員在多方協調后,告知該先生附近有貨藥店位置及聯系方式,充分滿足了該市民的需求。

            類似的案例每天都在醫保經辦機構的工作中發生著,吉林市醫保經辦機構自疫情發生以來,充分發揮“互聯網+醫保”作用,協同信息中心將醫療保障服務平臺接入居家辦公工作人員的電腦中,實現所有醫保業務居家可辦。將醫保系統將微信公眾號“人工客服”作為疫情期間醫保經辦服務受理“第一人”,嚴格落實轉辦制度,調動所有資源解決疫情期間群眾亟需問題。既避免了人員流動,又保障了業務開展。

            醫保部門為保障慢性病、特殊疾病患者購藥需求,共開通了51家慢性病定點零售藥店,并第一時間通過吉林市霧凇臺、吉林市醫保經辦服務公眾號進行發布。

            截至目前,醫保部門共為全市門診慢性病、重大疾病、居民特病人員調換定點醫院1215人次,處理解決特殊群體購藥相關問題1331個,醫保呼叫服務中心、微信公眾號人工客服累計服務6000余人次,回復咨詢5萬余條,及時妥善解決了各類醫保相關問題。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王濤 李志明 通訊員 張晉銘

            關鍵詞: 醫保經辦 經辦機構 定點醫院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