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關注 > 正文

            長春市:做好疫情防控期間水質加密監測,保障水源地環境安全

            涉疫廢水是否會對飲用水安全造成影響,是大家普遍關心的問題,4月16日,在長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長春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吉林網了解到,本輪疫情發生以來,全市定點醫院、黃碼醫院、方艙醫院、集中隔離點污水,經消殺處理達標后,通過市政管網或者轉運的方式,進入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全市涉疫污水處理廠共計23家,每日監測結果均符合國家規定排放標準,前面有通報污水處理廠在污水處理上也加大了尾水消殺力度,確保達到或好于國家標準排放。這些廢水都做到了應收盡收、應處理盡處理,并達標排放的要求。

            關于長春市石頭口門、新立城兩大水源地的水質安全問題,尤其是在疫情期間能否保證絕對安全,一直是長春市工作的重中之重,首先是水庫行業主管部門加大了對水庫的管理力度,長春市兩大水源一級保護實行了封閉管理,一級保護區內無人員活動,也沒有出現過疫情,二級保護區內也進行了嚴格管理。同時,長春市積極組織對兩大地市級水源地開展加密監測,監測頻次由原來的每月1次加密至每周1次,有時甚至一天一次,同時在飲用水水源地常規監測指標的基礎上,增加余氯和生物毒性兩項防控特征監測指標。此外,針對其他縣級水源地,在疫情防控的基礎上,采取樣品交接的方式,開展加密監測。

            根據多頻次的監測結果顯示,水源地各項指標與平常基本相差不大,均達到或是好于國家標準,特別是余氯和生物毒性兩項指標均未檢出,水源地水質滿足要求,水環境絕對安全。

            下一步,長春市將持續加大對水源地一、二級保護環境的管理和水質的監督力度,扎實做好疫情防控期間水質加密監測,絕對保障水源地環境安全,讓廣大市民喝上放心水。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王昕

            關鍵詞: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