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飛絮防治形成“北京模式”
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科技處副處長張博告訴記者,經過多年的探索,目前北京市的楊柳飛絮治理已初步形成高位推動引領、突出4項機制、注重5項精準、抓好10項措施、加強科普宣傳的“楊柳飛絮防治北京模式”。
高位推動引領,是做好防治工作保障。每年北京市委市政府都高度重視楊柳飛絮綜合防治工作,要求北京市各級政府部門進一步提高重視、壓實責任、務求實效。
聯防聯控、監督巡查、30分鐘反饋和應急服務這4項機制,為北京市楊柳飛絮治理建立起高效的工作體系。17個區(含經開區)、12個委辦局以及各區屬單位、鄉鎮街道聯防聯動,統籌調配人員、物資等,共同開展防治工作。北京市園林綠化局與市氣象局深度合作,建立了專家研判團隊,通過媒體平臺發布飛絮的開始期、高發期等預測預報,指導飛絮防治進程,提醒北京市民科學做好防護措施。在北京市實行市級抽查-區級巡查-街道(鄉鎮)自查制度,成立專項防治巡查隊伍128支,每日對北京市飛絮易發重點區域進行巡查,實現飛絮巡查全覆蓋。各單位在接到通知后,防治車輛和人員30分鐘內到達現場實施防治并反饋。北京市共成立專業應急防治服務隊79支,在做好日常應急防治服務工作的同時,高效率為在京中央單位、駐京部隊、高校、醫院等重點單位做好防治指導和應急服務。
治理措施上注重時間精準、防治區域精準、防治對象精準、防治措施精準和技術指導精準,提高防治工作實效。
在楊柳飛絮高發期,北京市各部門注重防治時間精準,重點加強夜間作業,每日早、晚高峰前加大濕化和清掃;每日10時-16時對雌株果序集中開裂時段精準高壓噴水噴霧。防治區域精準,根據楊柳樹雌株詳查本底數據分析和北京市人流密集的居住區、醫院、學校等重點區域的劃分,結合花序的預測預報和每日巡查,精準定位次日重點防治區域,提前采取有效防治措施。防治對象精準,根據不同時期飛絮樹種的不同,實時對防治作業人員進行培訓和指導,并利用楊柳樹雌株詳查本底數據在北京市精準定位飛絮樹種,保證防治對象精準落實到株。防治措施精準,醫院、學校等重點區域,重點采取生物防治措施;行道樹、片林重點采取高壓噴水噴霧等措施;大型車輛無法進入區域,重點采取手持霧化器等便捷措施進行防治;利用夜間防治車輛行駛優勢,加大作業頻次;風雨后針對掉落果序提高清掃力度。技術指導精準,根據100處監測點、觀測點數據,專家每日研判,及時準確指導北京市未來幾日的防治重點區域以及采取的重點技術措施等。針對樹上果序、空中飛絮、落地果序,分措施開展立體防治。
長短期治理10項措施,推進科學防治進程。按照長短結合、標本兼治、因地制宜、多措并舉的原則,短期以努力降低飛絮高發期影響為目標,自飛絮始發期進入戰時狀態,重點采取“整、噴、濕、清”4項措施。長期防治以從根本上解決飛絮問題為目標,重點采取“堵、疏、改、換、滯、注”6項措施。10項措施相互結合,基本能夠滿足北京市楊柳飛絮防治需求。
截至目前北京市累計出動防治人員35.31萬人次、車輛20.14萬輛次,清掃濕化53.58億平方米,整形修剪4.43萬株,高接換頭1500余株,更新改造楊柳雌株3.24萬株,生物防治45萬株。
不斷創新楊柳飛絮防治措施
據介紹,在去年雨水充足的情況下,今年北京市楊柳樹生長健壯,花絮數量較往年明顯增多。加之開春以來日平均氣溫較往年明顯偏低,后期氣溫回升較慢,導致飛絮始飛期較往年延后,高發期較往年明顯延長,為克服不利條件,圓滿完成楊柳飛絮治理任務北京市園林綠化局每日收集各區防治基本情況等措施,督促引導各區發揮各自優勢,積極主動學習防治新技術、新方法,相互取長補短,促進治理水平的整體提升,在飛絮高發期延長的背景下,實現了北京市高發區域明顯減少,每日飛絮影響程度明顯降低。
北京市西城區積極為轄區內中央單位做好飛絮的濕化、噴水、沖洗、清掃等防治指導工作。朝陽區建立了4支應急保障隊伍,明確劃分責任區域,同多部門聯動,全方位應對高發期,有效緩解了飛絮影響。海淀區聯合區氣象局,加強區域重點飛絮防治力度。豐臺區與區環衛中心聯防聯控,提高路面清掃和濕化的頻次和范圍。石景山區同區氣象局、消防部門加強聯動,結合氣候變化,協同消防部門有效提升了防治力度。大興區建立5處飛絮防治示范區,對示范區制定專項防治方案,為開展飛絮精準防治工作奠定基礎。通州區通過微信、微博平臺積極開展正面宣傳,及時發布預警信息,提醒市民做好科學有效防護,為楊柳飛絮防治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和輿論環境。平谷區成立了11支專業飛絮防治服務隊,并聯合環衛部門每日飛絮高峰時段對居民區、學校、醫院等重點區域的進行濕化作業,有效提高了防治效果。
為了從源頭解決飛絮問題,北京市建立了以楊柳樹雄株為主的優良鄉土樹種資源圃、采穗圃和繁育圃,目前已繁育不同規格優良雄性毛白楊30余萬株,為老弱病殘楊柳樹雌株撫育疏伐和更新改造做好苗源準備。在技術方面,持續開展以綠色、便捷、低成本為核心的楊柳飛絮綜合防治關鍵技術創新研究和防治機械設備開發,為楊柳飛絮精準防治提供技術儲備。
在空間上,持續開展的北京市楊柳雌株詳查為北京市楊柳飛絮治理提供了詳細的數據支撐。北京市園林綠化局連續三年利用“北京楊柳飛絮”移動數據采集系統完善楊柳雌株本底數據,基本摸清了樹木品種、生長狀況等信息,動態掌握北京市楊柳樹雌株數據,為楊柳飛絮精準防治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高標準防治山區局地飛絮高發期
目前,北京市進入了第三個飛絮高發期,主要集中在六環外淺山、深山等區域,相關各區已經調集噴水車、霧炮車、清掃車投入飛絮防治工作中,并對重點區域加大巡查力度,重點做好用火安全管理,防止因飛絮引發火災隱患。各區各部門將高效率做好防治應急服務,充分發揮楊柳飛絮防治應急服務隊作用,做好防治指導和應急服務。
同時提醒廣大北京市民,飛絮易燃且燃燒速度極快,飛絮高發期期間,嚴禁野外用火,嚴禁亂扔煙頭,不要用火點燃飛絮。(科技日報記者 馬愛平)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