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關注 > 正文

            全球觀天下!葉大鷹導演攜新作回家鄉,上演“永不妥協”


            (資料圖片)

            從《紅櫻桃》到《紅色戀人》再到《天安門》,作為將軍的后代,葉大鷹執導的作品永遠充滿了熱血。自從2009年的電影《天安門》后,如今13年過去,葉大鷹帶著新片《永不妥協》回到了大銀幕。該片正在火爆上映。

            8月18日,葉大鷹帶新作來到他的故鄉長春,舉辦了觀影活動及“博樂·永不妥協”導演見面會。

            《永不妥協》不僅僅是他時隔13年再次擔任電影導演,也是他首部同時擔任編劇、導演和剪輯的電影作品,講述了《新島周刊》主編余麗(朱丹飾)頂住多方壓力,與黑惡勢力斗智斗勇的故事。影片中,余麗在整個過程中不僅遭到了綁架,更是連生命都受到了威脅。余麗所在的報社社長由老戲骨尤勇智飾演,與由海一天、王策飾演的反派角色精彩飆戲,展現出了維護正義時媒體人的決心與信念。這部電影在六年里修改了九十多稿,各種困難超出想象,葉大鷹說:“電影講述的是一個媒體人和黑惡勢力抗爭的故事,在過往與媒體人的近距離接觸中,曾多次被他們的真實經歷觸動,在巨大的誘惑面前仍能堅守職業信仰,我覺得這是一件特別難得的事情。希望借此向那些在困難面前永不妥協的人們致敬,也希望觀眾能夠在這部電影里有所獲得。”

            葉大鷹新片叫做《永不妥協》,這個詞也同樣可以形容他本人,在他執導的電影作品中,大多講述的是信仰與人性的故事。他說,在這個娛樂至死的年代,他也一樣是在娛樂大潮當中苦苦掙扎,但并不妥協,“從我個人來講,無論是拍哪個類型的電影,我都希望能夠拍出一個有自己的追求、能夠體現自己價值的電影,拍一個跟以往的別人的作品不一樣的電影。”《永不妥協》具有相當的可看性,并不輸給商業片,無論是電影的緊張程度、懸疑程度還是愛情成分,“但我作為有一些文藝夢想的創作人,我們更希望講的是人的故事,表達的是人性。”

            《永不妥協》上映后,葉大鷹希望更多觀眾能夠走進電影院去欣賞,但他的目的不是為了單純的所謂盈利,“我們作為電影創作人應該有一份自己的創作追求,我們希望有更多觀眾來看電影,是希望觀眾能夠從我們的電影當中獲取力量,或者是被觸動、被感動。但是,如果把票房大賣當成拍電影的唯一目的,那就不叫文藝了。如果我們把自己的審美都降低到那樣的程度,被一些資本電影給包圍、限制的話,我覺得那是我們的悲哀。”

            葉大鷹在長春出生,這個城市毫無疑問是他的家鄉,雖然自己1歲多就離開了這里,但他認為自己和長春有一種奇妙的關系,“我母親的一家人都在長影,姥姥目前也葬在這片土地上,我姨媽、舅舅、表哥等都是長影人。我雖然在長春的時間不長,但因為這里是我母親的家鄉,所以每次來這里都覺得非常親切。”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殷維 文、圖、視頻 制作 于佳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電影作品 黑惡勢力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