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龍井市東盛涌鎮勇成村,一排排造型統一的朝鮮族民居掩映在綠樹鮮花之中,靜謐、安寧。村路兩旁的果樹上,掛著成熟的李子、海棠,與結滿紅紅果實的枸杞樹構成了一幅美麗的鄉村豐收圖。
在勇成村,吉林建筑大學的鄉村振興幫扶駐村工作隊成員們正在忙碌著。兩年來,工作隊以鄉村勇石校地品牌建設帶動鄉村振興。
勇成村駐村第一書記張恩寧介紹,村子有大型種植農場,土地集約情況比較好,但由于勞動力不足,生產成本較高,難以產生經濟效益。針對這個情況,經過反復論證,2016年初,學校決定投入200萬元,購入13臺農機,成立了勇石校地農機服務農民專業合作社。
(資料圖片)
“農機合作社成立了,可是村民手里沒錢呀,沒辦法入股啊?!痹趯W校的動員下,全校的教職員工行動起來了,一份份愛心涌動,一筆筆捐款匯集,勇成村貧困戶每戶500元股金得到了解決。不掏一分錢就入股了農機合作社,村民心里樂開了花。
“以前我自己種1000棵蘋果梨樹,苦于沒有銷路,就將果樹承包出去了,租金一年也只有1萬元?!庇率5毓麡浞N植合作社負責人黃菅洙對記者說,自從學校包保之后,不僅投入資金成立了合作社,還幫著牽線搭橋,成功與某大型超市簽訂了供貨合同,勇成蘋果梨一下子“火了”,自己也再次燃起了做強事業的激情。
此外,經過“勇石校地”品牌效應帶動,于2018年成立“勇石校地”果樹農民專業合作社,將生產經營規模擴大至蘋果梨、香水梨、黑果花楸、白芍種植銷售。2021年5月,“勇石校地”蘋果梨廣泛銷售到除新疆、西藏以外的全國各地區,并成功進入國家“832”平臺扶貧產品名錄。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為增強脫貧戶的“造血”功能,駐村工作隊開展朝鮮族民居創意設計大賽,推動民宿旅游項目……勇成村的未來規劃漸漸清晰。
合作社從2016年成立運營至今,共計盈余93.2萬元,平均每年向勇成村集體回饋收益6.5萬元,合作社自留收益主要用于為脫貧戶繳納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進行產業項目分紅,每年年末村民都能收到村里發放的米、面、油,村民家里的大事小情樣樣有人管……
從貧困、落后,到美麗、魅力。鄉村振興的“考卷”沒有固定的公式可以套用,答案卻是唯一的。
一個個產業項目開花結果,村集體收入不斷提高,村容村貌持續改善,脫貧戶的生活質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陳志文/文 李煦/圖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